第(1/3)頁 “華佗先生處,可有何新的需求?” 徐臻出門之前問了一句,本身當時是已經說好了,第二日再聊。 “沒有,不過他說戰事將起,等君侯此后再說便是。”曹昂當即苦笑,這件事說來慚愧。 華佗在第二日,對徐臻大為贊賞,并且夸贊了其政事與風范,有古往名士,儒門先賢之風。 絲毫不吝嗇其對徐臻的喜愛,甚至交流了五禽戲的打法。 又如此過了幾日,兩人越發的親密無間,華佗甚至將徐臻當做忘年交。 因為又交流起了長壽的理念,徐臻還順著五禽戲,給華佗說了什么太極之道。 但是,在第七日時,華佗得知了劁豬之法這件事,就是出自徐臻之口。 然后面紅耳赤的回府邸去,直到今日都沒有出門。 “如今軍中本缺少醫官,去問問先生愿不愿隨軍而行?” 徐臻嘆了口氣說道。 他的軍營中,鐵匠有蒲氏一族領銜,武將不弱,謀士有賈詡,諸葛亮也逐步成長起來。 而且現在賈詡隨時隨地都會和孔明論幾句,無論看什么書,兩人都有可聊。 看樣子,好像是賈詡愿意將他所知所想,都盡皆教導諸葛亮,但也不會太過麻煩。 曹昂臉色犯難,但還是點頭道:“既如此,我去問問。” “不一定能請得出來。” 徐臻咳嗽了一聲,臉色依舊嚴肅板正,道:“試試看吧……” …… 陳留兵馬當即行動,典韋在這一日晚上,先行領軍出發。 徐臻則是留在陳留軍營之內等著許褚回來。 令他意外的是,華佗居然答應了隨軍軍醫之職,但不和典韋一同而走,要和徐臻走。 徐臻自然是答應下來,在路途之中,再冰釋前嫌吧,這一去大戰至少數月,甚至有可能要到一年。 多的是時間來解釋。 “典韋已經率軍出發,如今陳留只剩一千新丁騎兵,師父何時出發?” “等許褚回來吧。”他說完這話便不再多言,諸葛亮也不再問,整個軍帳內陷入了沉默之中。 只有徐臻翻動書簡,查看清點軍備與各地軍情的聲音。 徐臻花費一個時辰,下完了值守的軍令,看完了所有的軍情,對此時各地的募兵狀況了然于心。 做完這些,當即起身,和諸葛亮道:“孔明隨我去鐵匠處。” “好!” 諸葛亮擦了擦額頭的汗,臉色變得有點難看起來。 回來了,那個律己到令人發顫的君侯回來了。 他沒想到徐臻還要出去,方才來回進出多次軍營各地,親自為徐臻撰寫命令。 如今已經入夜了,諸葛亮還以為師父肯定要休息了,以往他的確是每當這個時候都會回家看書、練武,陪夫人。 甚至都在期待去關門了。 沒想到,今日居然還要出去。 【你完成一日軍中值守,自律值+150】 “還要繼續,方可補回日后安睡之損失。” 徐臻此刻也并沒有感覺勞累,所以大步流星,毫無半點顧慮的出門去。 不多時到了鐵匠處,叫諸葛亮到了近前來,低聲笑道:“孔明,你以往一直問我,為何典韋每每作戰勇猛,于戰馬之上卻可立身而戰,宛若立在平地一般剛猛有力。” “不錯,”諸葛亮眨了眨眼,心中頗為期待,莫非真的有門道?并非是典叔自己勇猛那么簡單? “關鍵,就在這馬鐙上。” 徐臻讓蒲元拿來一副馬鐙,順帶摸了摸他的頭部。 蒲元已經九歲了,身體很是健碩,日后長大了必然是工匠大師,現在就已學會了很多設計圖紙上的精細活。 “這馬鐙,用的是鐵打,而此前典韋宿衛一直用白布纏繞。” “但此法并不難復刻,若是被敵軍所查,日后都會效仿此法打造不同的馬鐙,相當于讓其余諸侯的騎軍,也可提升軍力。” “是以一直用白布所纏,可如今此一戰,開赴至廬江,需萬無一失不可藏力,已經不可再瞞也,先行告知于你,若是戰后被人詢問,可直接了當告知,若是無人發覺,那就是運氣不錯。” “我將為這一千新丁騎軍,再打上鐵馬鐙,不可辜負董氏為我們所尋的戰馬。” “這,這原來如此……” 諸葛亮的雙眸頓時瞪大,難以置信的盯著徐臻,“君侯伱……怪不得這些年,虎豹騎軍備已經足夠精良,可我總覺得不如君侯宿衛。” “此前,倒是偶爾聽其他將軍說過,君侯宿衛中的騎兵踩踏馬鐙時候有所異,一直未曾發覺,沒想到真是在馬鐙上。” “不錯,”徐臻點了點頭,“我本就不想一輩子能瞞住此事,但此事其實已經逐步在軍中遭人懷疑打探,我也就不再隱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