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阮漕帥、朱中丞,其實邳宿筑閘與否,下官身為南河總督,本不該過問,亦不該反對的。可是……”不想就在這時,黎世序沉吟半晌,卻對阮元說道:“只是今年下官巡視五壩,竟發(fā)現(xiàn)仁、義、禮三壩皆有毀壞之象,下官本也想著,在蔣家壩附近山岡移建三壩,此外,駱馬湖亦須再增碎石滾壩一道,清江浦石碼頭,從來水勢過甚,易為河道之患,下官想著,也需要再行筑堤,如此三項,下官即使竭力裁省開支,也需要至少十幾萬兩銀子的開銷,若是阮漕帥再來修閘,只怕皇上那邊,沒有足夠的經(jīng)費啊?” “黎總河,漕務疲弊,已是長年舊患,此閘若是能夠盡快動工,也可以減免旗丁水手拉纖之苦,即便耗費些銀錢,卻也是一勞永逸之法啊?”阮元仍想著勸慰黎世序道。 “可是阮漕帥,南河五壩之弊,也是隱患啊?更何況這幾年來,黃河決堤不止,下官……下官也是為了河道安瀾著想啊?”黎世序卻不為阮元所動,猶自辯道。 “好啦,阮漕帥,這件事啊,老夫還是覺得,黎總河所言甚是。”更讓阮元始料未及的事,百齡這時居然完全站在了黎世序一邊,道:“阮漕帥,這南河之事,黎總河是跟我說過的,黎總河移壩、筑壩、修堤三事,俱皆可行,而且所耗不過先前三分之二,如此之策,自然應該先行動工才是。阮漕帥,你只說你想在這河道上興修兩道水閘,這運道之上,果然適合修閘嗎?你修閘前后,又要耗上多少銀子呢?你這些都沒跟我說清楚,你說,老夫為何要支持你的建議呢?” “百總制,這邳宿一帶,其實原本便有六閘,只是下官想著,這六閘蓄水,仍有不足,是以才有這補建兩閘之議。至于耗銀,下官方才也說了,此乃一勞永逸之舉,不可僅看今明兩年所耗,若是此二閘可以修成,漕幫便可省去拉纖之苦,我等自也不需額外出銀,再去另雇水手拉纖,前后相抵,即便這一次需要數(shù)萬兩銀子,下官想著,卻也有長久之利啊?”阮元仍是對自己的修閘之議充滿自信。 “阮漕帥,伯元,稍安勿躁,我又沒說你這辦法,就一定不能實行啊?”只是百齡話雖如此,面上卻已經(jīng)帶上了三分不滿:“只是本官也知道,你從來是務實之人,那你也應該清楚,本官同樣是只看實際,不重虛言的,要不,再過兩日,咱們也再去邳宿沿線親眼看上一看,若是這閘果然能修,我又何苦為難你呢?” “這……菊溪兄所言甚是,那就勞煩菊溪兄了,下官這兩日便即準備船只,待我二人前往邳宿一觀,再請菊溪兄定奪吧。”阮元知道,面對百齡這樣的問話,他本也無法回答,只得親自帶著百齡前往沿線一觀,方才有說服他的可能。 wap. /132/132110/3085727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