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乾隆緩緩斟滿了第一杯酒,忽然看著宮門前的一線青天,嘆道:“你們知道嗎?六十四年前,雍正十三年八月,皇阿瑪去了,當(dāng)年朕才二十五歲,比你們年輕多了,朕就要做這個皇帝了。朕剛坐上這個位置的時候,心中也曾經(jīng)擔(dān)心過,擔(dān)心朕做不好這個皇帝,辜負(fù)了皇阿瑪傳位的圣恩。你們都說這做皇上,就應(yīng)該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朕也知道,自古以來,哪里有什么萬歲天子???朕即位的時候,沒想過自己能做六十年皇帝,做了六十年,還能當(dāng)幾年太上皇呢。哈哈,論做皇帝的時間,朕不如圣祖仁皇帝,可朕卻比皇瑪法多活了二十年了……朕看著你們,你們之中也有雍正十三年的時候,見過朕登基的人吧?王杰、紀(jì)昀,你們還是孩子吧?可你們看看,你們頭上還有一根黑發(fā)嗎?都全白了?。侩蘅茨模簿褪沁@乾清宮前面的天,過了六十四年,還是一樣的顏色呢?!? “這樣想來,朕這六十四年過來,做的事也不少了,五免錢糧、三蠲漕賦、十全武功、開拓西域、六下江南、興修海塘、四庫修書、河道漕運……朕這輩子,過得不錯!當(dāng)然了,朕知道,你們平日也在下面總說,為什么功成了,就都是朕英明神武,事敗了,就是因你們無能呢?其實這是你們不懂,朕不是這樣想的。有些事,一時沒辦好,朕也有責(zé)任,只能說最后結(jié)果還不錯。但這六十年過來,大清有了今日,也不是朕一人之功,你等直廬籌劃,實心辦事,乃至沙場喋血,九死一生,朕都記得!” “這些日子,朕總是夢到先前舊人,仔細(xì)想想,朕對不起他們啊……張廷玉,朕應(yīng)該以師禮視之,可朕不得不裁抑于他。傅恒,從來是朕的左膀右臂,可朕當(dāng)時為什么要讓他去緬甸呢?還有鄂爾泰、尹繼善、劉統(tǒng)勛、阿桂……所以啊,朕這第一杯酒,就敬這些為了我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重臣,你們也來敬酒吧,沒有他們,你等怎能如此安祥太平?。慷跷亩?、張文和、訥親、來文端、傅文忠、尹文端、劉文正、劉文定、于文襄、阿文成,這杯酒,是朕該敬你們的!”說罷,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乾隆所言,俱是乾隆一朝同時身兼大學(xué)士和軍機(jī)大臣的骨干重臣,張文和即張廷玉,來文端名為來保,劉文定名為劉綸,于文襄則是于敏中,乾隆朝首席軍機(jī)大臣共有八人,就是鄂爾泰、訥親、張廷玉、傅恒、尹繼善、劉統(tǒng)勛、于敏中和阿桂了。這些人并非俱得善終,訥親因大金川戰(zhàn)事不利,被乾隆處斬,連謚號都沒有。于敏中更是死后被曝出參與甘肅大案,所封榮譽俱被剝奪。但乾隆重病之余,似乎也已經(jīng)看淡了人生榮辱,君臣之分。平日對待重臣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這一日竟然選擇了與一朝臣子盡釋前嫌,杯酒化恩怨。 而寶座之下,不少大臣也已經(jīng)漸漸泣不成聲,劉墉是劉統(tǒng)勛之子,福長安是傅恒之子,那彥成是阿桂之孫,他們從來只知道伴君如伴虎,卻怎知這一日,乾隆竟史無前例的將天下太平之功,分了出來給其祖其父?尹繼善之子慶桂在坐上,更是淚流滿面,全身顫抖,他冬月里受了傷,此時依然未能痊愈,還是身旁的禮部尚書德明扶著,才不至于突然摔倒。 “這杯喝完了,再來第二杯?!鼻〉故菑娜菀琅f,道:“朕知道,你們平日做臣子的,起早貪黑,一生的心血,都耗在了那千片萬片摺奏之內(nèi),可許多事做下來,卻還是未能如愿。所以啊,你們也有怨氣,想來想去,朕是不會出錯的,那一定是同僚之中,有些人假公濟(jì)私,從中取利了。所以幾十年來,你們臣子下面的爭斗,也從來沒有少了,朕也想著開解你等,可這人生了嫌隙,再想著恢復(fù)如初,哪里容易呢?所以啊,朕今日這杯酒,也是敬你們的,你等無需多言,聽朕的話,就直接飲下,喝完這杯,你等盡釋前嫌,如何?”說著,自己又是一飲而盡。群臣看著乾隆已經(jīng)將酒飲下,即便心中對同僚仍然抱有宿怨,又怎能再違逆上意?一時間紛紛舉杯,也各自飲下了。 乾隆看著王公群臣,只覺眼下忽然漸漸模糊,身子也輕輕顫了一下,但深吸了一口氣,身上還是恢復(fù)了些精神,便又斟上第三杯酒。看著眼前的酒杯,忽然笑了出來,道:“其實朕也知道,出了這宮門啊,經(jīng)常有人在背地里傳言,說朕平日驕奢淫逸,不務(wù)正業(yè),只知道在圓明園里享樂,卻忘了天下大事。還有人說,朕經(jīng)常微服私訪,甚至還到宮外與一些……與一些人有染?哈哈,朕也不怪他們了,讓他們說去吧,我大清自有國史記錄,朕每日做了什么,煌煌國史可鑒,朕不屑于和他們辯解。可話說回來,朕每日親自批閱這許多奏章,一年下來,也沒幾個安歇的日子,是為了什么?。渴菫榱诉@大清江山,永固萬年!朕只有如此,才對得起五世先祖,百余年篳路藍(lán)縷的艱難?。俊? 聽到這里,前排的許多王公大臣,也激動不已,紛紛站起,舉起酒杯道:“太上皇盡心為國,天日可鑒!臣等愿誓死以報,共保大清江山永固!” “好!那這第三杯酒,朕就敬這大清江山,愿天下太平,江山永……”忽然之間,乾隆只覺手中的酒杯漸漸沉重起來,就像一座不斷升高的小山一般,一點點向下壓著自己的手臂。最終,自己孤單的手臂,已經(jīng)無力與那座高山相抗。 他想說些什么,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已經(jīng)發(fā)不出來了…… 酒杯無力的落在了桌上,杯中的美酒一點一點,從杯中緩緩流出,流向桌檐,滴滴答答地落在地毯之上,又一寸一寸地流向了群臣腳下。 而龍椅上的乾隆,也已支持不住,向后一側(cè),臥倒了下去。 “太上皇,太上皇!”臺下群臣再也顧不得朝廷規(guī)矩,紛紛搶上,可龍椅乃是乾隆御座,又有誰真的敢在龍椅面前忘了君臣之儀?于是,越來越多的大臣堆在了臺階之下,可除了乾隆身邊的嘉慶,其他人還是不敢繼續(xù)近前。 只有和珅仗著公相之身,好容易沖出了這一步,他從王公之中拼力擠出,三步并作兩步,搶上前來,和嘉慶一同扶住了乾隆。 “太上皇,您怎么樣了?”和珅一邊扶著乾隆,一邊側(cè)下左耳,聽著乾隆吩咐,乾隆的雙唇動了幾下,卻沒能發(fā)出一點聲音。 “太上皇……是倦了?”和珅忽然自言自語。接著,他迅速轉(zhuǎn)過身來,對著臺下群臣道:“各位不要慌張,太上皇沒有事,只是有些倦了!鄂公公,你快讓人把太上皇抬回去吧,太上皇沒事的!乾清宮酒宴,一切照舊,各位請自安心回去吧!” 無論嘉慶還是鄂羅哩,都知道乾隆其實未發(fā)一語,和珅此舉也是為了維護(hù)朝堂穩(wěn)定,使宮中不致陡然生變。于是二人也沒有一句反駁之語,鄂羅哩自帶著幾個心腹太監(jiān),扶了乾隆回養(yǎng)心殿了。而嘉慶也立刻站起,對宮中王公大臣道:“皇阿瑪偶染小恙,想來是不礙事的,酒宴繼續(xù)進(jìn)行,各位請自入座,再勿多言!” 聽到這句話,王公大臣們也一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些座位方才乾隆倒下之時,因事出突然,已經(jīng)被大臣們搶壞了,這時這些大臣也只得自認(rèn)倒霉,站在原來的座位之前,看著漸漸端上的菜肴。 而這時端上的酒菜,也再無一人能安然享用了。 wap. /132/132110/3085698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