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章 準備參加解考-《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3/3)頁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筑球或踢圓等,從古人對它的稱謂上來看,這應該是一種類似于圓形的“球”狀物體。“蹴”古義為蹋、踢;而“鞠”的含義則為外面裹著皮革、內實米糠的“球”。蹴鞠合在一起就是踢足球的意思。

    蹴鞠據說發源于戰國時期,漢唐開始盛行,到本朝后就更達到了頂峰,不僅宮廷的皇親貴胄在踢,民間也已經開始流行了起來,勾欄瓦肆都非常熟悉。而且更為神奇的是,北宋時期的蹴鞠是充氣的空心皮球,而不是笨重的實心球!很接近于現代的足球了。

    宋人所著《皇朝事實類苑》記載:“(以前的)蹴鞠以皮為之,中實以物,蹴蹋為戲樂也,亦謂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納氣而張之,則喜跳躍。”意思是說,以前蹴鞠用實心球,今人所用的皮鞠,是充氣的空心球,以牛或豬的膀胱為球心,充氣后,外面再包以牛皮,彈跳性很好。

    能彈跳的球對圓形的要求很高,唐人做的皮鞠,由八片外皮縫合而成,還不夠渾圓。宋人則用十二瓣硝過的軟牛皮來縫合,“香皮十二,方形地而圓象天。香胞一套,子母合氣歸其中”;“熟硝黃革,實料輕裁,密砌縫成,不露線角”,“碎湊十分圓”。幾何學告訴我們,十二個五邊形正好可以構成一個球形體。這樣縫制出來的皮鞠便非常圓了。

    宋人又是如何給皮鞠充氣的呢?用小型鼓風機,宋人稱之“打揎”。“打揎者,添氣也。事雖易,而實難,不可太堅,堅則健色(即皮鞠)浮急,蹴之損力;不可太寬,寬則健色虛泛,蹴之不起;須用九分著氣,乃為適中”。宋朝皮鞠還有標準重量,為“十四兩”,跟現代足球的重量差不多。

    是不是很神奇?宋朝時期,民眾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

    武植看的有點走神,拿起一個蹴鞠,顛了顛,覺得手感不錯,在小娥不解的目光中,問好價錢,花費五十文錢買了一個,放在牛車上,然后兩人駕著牛車,繼續逛清河縣街市。

    街市兩邊酒肆、商鋪林立,各種喧囂聲此起彼伏,各色人等光怪陸離,有吆喝買賣的商販,有行色匆匆的路人,有慢悠悠在砍價的買家,也有耍雜賣藝的江湖人,時而看到一些拋頭露面的婦人小姐,時而看到孩童嬉笑跑過,各種喝罵聲不絕于耳,端的是熱鬧非凡。

    走著走著,武植時不時停下牛車,隨手買些小吃,分給小娥,小娥看起來也很興奮,兩人一邊走一邊吃,走的渴了,跳下牛車,兩人就在街邊小攤上坐下喝點茶水,倒也玩得不亦樂乎。

    申時時分(即下午三時),兩人才趕著牛車回到了家中。

    待牛車收拾妥當,武植抱起蹴鞠,就在廳堂前的庭院里耍起來,時而踢,時而撩起顛球,轉身起腳,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他的球技完全沒有落下。

    他玩得興起,小娥在一旁卻看得目瞪口呆,連連拍手叫好,她比武植還興奮來著。

    武修和鳳娘見到他會玩蹴鞠,而且還踢的這么好,也不禁大感意外,訝異不已,唯有心中感嘆:“因禍得福啊,這夢中的老神仙真是大能,教給武植的東西和本事可真不少,而且還改變了他的性格!”

    武植自從摔傷醒來后,從一個沉默寡言、陰郁的人完完全全變成了一個陽光開朗、沉穩懂事的帥小伙,如此驚人的轉變,委實有點匪夷所思,使得武修和鳳娘兩人也只能歸結于是夢中老神仙的功勞了,自然也是喜上眉梢。

    99mk.infowap.99mk.info

    /135/135528/31820152.html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兴化市| 都兰县| 盖州市| 锡林郭勒盟| 兴业县| 韶山市| 涟水县| 汪清县| 德令哈市| 都匀市| 武胜县| 敖汉旗| 志丹县| 周口市| 东乡县| 庆元县| 抚宁县| 平乐县| 淳安县| 会昌县| 富裕县| 宜章县| 赤城县| 丹巴县| 黔东| 蒙城县| 象州县| 漾濞| 灵石县| 祁门县| 永丰县| 上高县| 高淳县| 阜南县| 托克托县| 疏勒县| 石楼县| 嘉定区| 永新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