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二叔一家-《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1/3)頁
幾天里,由于還沒有完全適應這個新環境,還沒有完全適應新的身份,摘掉頭上紗布后,武植還是籍著傷還沒有完全好頭還有點疼(實際上已經好得差不多了)的借口,就一直待在家里,不去私塾上學,也不再練武健身,他還需要時間來慢慢緩和適應。
本來,武植在成為秀才后就可以不用去私塾上學了,老先生估計也已經教不了什么,但武修為了鄭重起見,還是繼續要求他去私塾學習。
昨天,他抽空洗了個澡,覺得洗澡真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不像重生前那么輕松愜意。但他在洗澡時發現,這個武植的身體還是很不錯的,由于長年練武的緣故,他發現自己這副身材健碩頎長,肌肉線條明顯,張弛有力,心中頗為滿意。
每天早睡早起,享受了一番“現代化”般的刷牙后,吃過早飯,武植不是到小書房里去看看書寫寫字,就是在小庭院里慢慢踱步溜達,有時也走出家門,慢慢的走,熟悉周圍的環境。有時見到鳳娘和小娥在忙活,他也想過去幫忙,但每次都被鳳娘給趕走了,說這不是他該干的,每次都搞得他很不好意思,只能尷尬的杵立一旁干看著,無所事事。
在不忙的時候,小娥也會歡快的陪著他,有時靜靜的陪在他身邊看書,時不時添補點茶水,幫忙整理下書房;有時也陪著他去外面走走,說說話。瘦小的身影猶如百靈鳥般,總能給武植帶來快樂。
武二叔每天都是進進出出的,很是忙碌。地里的農活比較多,十幾畝田地他一個人是耕作不了的,需要請雇工,所以他需要去管顧、監督佃工們的耕作,有時也去幫別人做點小工,掙點小錢。每天很難見到他的身影,只有晚飯時分才能聚在一起吃個飯,一起說說話,看他的樣子很是疲累,卻并沒有多少頹廢消沉。
他很關心武植的傷情,見到武植時都會詢問,見沒有什么大礙才放心。武植不敢說已經好了,也不敢說的太嚴重,就模棱兩可的回復他,只要他不起疑心就行。因為鳳娘和小娥也經常會問,這也是說給她們聽,好讓她們安心。
就這樣,經過幾天的磨合相處,武植漸漸的開始適應了自己新的軀體和身份,跟武二叔一家也逐漸熟絡了起來,再也沒有了當初的尷尬和不適,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他們的生活當中,也感受到了他們的淳樸和善意。他開始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來看待,尤其寵溺起小娥來,把她當成了自己的親妹妹般,想要捧著她,想要呵護著她。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經過這幾天的相處,通過梳理回憶,武植對武二叔一家有了更加真實全面的了解和感觸。
武修,武家老二,今年才四十歲,比武植的父親小四歲,之所以看起來顯得老成,是因為平時辛苦勞作所致。他小時候也讀過書,人也聰敏,能識文斷字,只是由于武植爺爺死的早,家境日益艱難窘迫,為了供武植父親武志求學考取功名,他十六歲的時候就輟了學業,回家幫祖母做工。當時他哥哥武志學習更好些,所以一直肩負著振興武家的希望,武家要靠著武志來光耀門楣,所以決定由他哥哥武志來參加科考,以期完成家族的夢想。他只好中途退學,回家幫祖母打理家里的二十多畝田地。
靠著祖母和武修的辛勤勞作,在二十多畝薄田里耕種著小麥和小米(粟),以前的田地收成不是很好,要交的稅賦也高,還要刨除支付給佃工們的報酬,實際上二十多畝田地一年到頭的收獲也僅僅是溫飽有余而已,平日里也要靠著一些親戚的幫扶接濟才行。武志學習也算勤奮,早早就考上了秀才,可惜在后面三年一次的幾次大考中都名落孫山,沒辦法只好在家鄉的私塾里當老師(宋朝時就把私塾里的教書先生稱為老師,是不是很神奇?),靠著教學的薪俸來養家糊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泽州县|
莱西市|
溆浦县|
多伦县|
萝北县|
眉山市|
旌德县|
疏勒县|
乌拉特前旗|
安达市|
望都县|
乌兰浩特市|
吉隆县|
塔城市|
宝应县|
虹口区|
湖州市|
专栏|
新密市|
新余市|
浦县|
无为县|
新营市|
扶风县|
将乐县|
重庆市|
日照市|
周至县|
建瓯市|
方正县|
琼海市|
汝阳县|
上思县|
柳州市|
梧州市|
蒙城县|
娄烦县|
准格尔旗|
垣曲县|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