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祐樘決定將大明京報的權利收回中央,這樣以后自己想刊登什么就刊登什么,想把發行權給哪家報房就給哪家。用新式的輿論宣傳工具打倒舊式的靠聚會和揭貼的舊式宣傳工具。 只不過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全國有可能會有十幾萬人失業,通政司沒有發刊的權利后,就不需要提塘官了,全部裁撤后會發生什么事情朱祐樘也說不準。后世鼎鼎大名的闖王李自成就是干的驛站小卒,因為失業償還不起債務才迫不得已殺官起義。但朱祐樘肯定的是這回裁撤全國小吏是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就算真的有,以大明現在的國力處理一些流民起義還是綽綽有余的。 下朝之后,朱祐樘趕緊跑回暖閣去看蘇茵,而內閣則會同六部商議兵部尚書人選以及京師報社第一任社長。 朝堂上朱祐樘又提拔了謝遷為兵部左侍郎并且入閣參政機務,這無疑是壯大了次輔徐溥一派的實力,因此這一次兵部尚書的人選以及京師報社的人選無論如何都要讓劉黨推薦亦或者從劉黨出身。 這種道理徐溥也明白,劉黨現在已經勢大力強,這兩個職位絕不能再讓他們捷足先登,否者以后再想掣肘他們就難了。 伍準被緝拿,張鵬被清抄,這兩位給劉吉重要斂財的官員倒臺,劉黨是痛心疾首啊。 推舉官員任職是明朝主要官場制度之一,這種推舉商量的方式又不同于內閣主持的廷推,這次討論由內閣首輔劉吉和內閣次輔徐溥主持。 “既然人都來了,咱們就開始討論吧,每人都將想推選的人名寫在紙上,最后哪個人名出現的次數多,就推舉哪人。怎么樣?有沒有有哪里不懂的地方或者是反對的,都說說吧!”說話的人是禮部尚書黎光,劉吉從昨日的事件打擊還沒有緩過來,因此并沒有發言。而黎光為了避免次輔徐溥搶占先機,先行發言道。 在下面的謝遷聽見,不禁眉頭一皺,劉黨打的算盤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今日參加廷推的人選有一大半都是劉黨的人,就算是自己真正寫了推舉人的名字,票數最多自然都在劉黨那邊,肯定不通過。而劉黨那邊推舉的人自然就能以絕大票數勝出,但是這種辦法明面上又讓人沒有理由拒絕,因此謝遷只能低頭默認通過。 這種目地徐溥自然也知道,因此也沒有投反對票,眾人一致通過。 果不其然,在眾人紙上寫的推舉人名字以劉黨推舉的高莆以絕對性的優勢勝出。 劉黨首先推薦的人選,是擔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高莆。 高莆景泰五年舉進士,廷試第一當甲及第,選為庶吉士,授翰林編修。 自萬安倒臺劉吉擔任內閣首輔后,高莆經常往劉吉府宅跑,大概是送了不少禮,劉黨懂得都懂。讓他擔任兵部尚書沒準就是下一個張鵬,不怕他不聽劉黨的話。 聽到選出來的是高莆,劉吉精神一陣,對啊!張鵬不過是自己一個棋子,倒臺就倒臺了嘛,重新培養一個不就得了?只要首輔的位置上一天是自己說明自己就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劉吉拍了拍臉,清醒了一下,開口道:“這次廷推出來的人高莆,票數最多,按照事先講的,兵部尚書人選就他吧。 謝遷一聽頓時忍不住了說道:“好一個廷推,誰不知道高莆是你們的人?” 兵部左侍郎喝道:“謝遷!你說話可要是負責任的,陛下最忌諱結黨營私,而且還是剛剛頒布了法令。什么叫是我們的人?你這是將結黨營私的罪名強行加在我們身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