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洪武四年,朱老爺子又制定了中鹽規則,開中法大致分為報中﹑守支﹑市易三步。報中是鹽商按政府的招商榜文要求,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地糧倉﹐向政府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后﹐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商人納米中鹽的條例由戶部出榜,依軍情、糧價、路途、利潤酌定。于是各邊鎮多召商中鹽,鹽的運銷與軍需供給有機結合。商人為節省成本,干脆雇農民在邊地墾種,就近給軍衛倉納糧,史稱商屯。 開中法除了有解決軍需功能外,也是明政府與商人合作興辦公共事業,解決饑荒、漕運、災民等社會問題的有效方式。永樂年間,為遷都和營建北平京師,朱老四曾兩次詔令各地暫停開中,集中納糧運京,以使北平糧儲足夠數十萬工匠人等數年食用。 朱佑樘也自然知道在明中后期官商勾結腐敗嚴重,大明帝國后期不僅政治腐敗,皇室、貴族和官員利用權力尋租愈演愈烈。尤其到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年間,經營皇莊、皇店、占奪民田、經商牟利成風。自己要想中興盛世,就不得不重視鹽法。想到這里朱佑樘說道:“那依閣老來看,清理兩淮之地以及浙江鹽法該派誰去呢?” 徐溥心中早已有了人選,見皇帝問自己,不假思索的說道:“臣舉薦戶部左侍郎李嗣,李嗣不僅是進士出身,而且善于理事。當年江西輸賦鬧的沸沸揚揚,李嗣過去沒用幾天,就將這件差事兒辦好了。” 朱佑樘一邊聽徐溥說一邊翻找今日送上來的折子,徐溥推薦的人朱佑樘自然是放心。所以點頭應諾:“朕準了?!? 果不其然朱佑樘找到了李嗣遞上來的奏折,奏折上說道:“兩淮運司連年稱過引鹽一百余萬,而商人所繳截角引目十無二三,如不嚴禁,則奸商投機不已,鹽法更壞?!崩钏眠@句話說明就說明戶部宏觀管理失控,換句話說,兩淮鹽場的引鹽實際只有20%用于開中商人納米中鹽,其余大半已為官商影射。 朱佑樘當即下了第三道旨意:詔命戶部左侍郎李嗣與刑部右侍郎彭韶兼任左僉都御史去兩淮、浙江清理鹽法,督察各部官員,禁革奸弊。軍民職官若有敢以下犯上、貪婪作弊者,除三品以上需要向朕奏請,其余依律就法。若是運司場有官員廉能清白、守法公道行事者,亦量加獎勸。爾等既為朝廷大臣,受朕委托,當心竭力使鹽法興舉,奸弊革除,商賈疏通,邊儲給足?!? 今日朱佑樘連下三道旨意,個個都不簡單,朝野震動。百官為了避免御史潘固的杖斃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時再也不敢明目張膽的點評朱佑樘政措。倒是有幾個依舊頭鐵的言官寫了幾封反對折子送了上去,但乾清宮掌事晏海清楚知道自家皇爺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所以將那些反對折子都壓了下去。 wap. /133/133298/31131856.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