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何為道-《道典》
第(1/3)頁
窗外出現的是位年齡與阿春相仿的少女,只聽她說道:“郎君,使君喊你到大廳用飯。”
“好,還有誰一起?”
“還有一位道士,也喊了蕭郎君。”少女說道。
“好,我們馬上就到,你先回。”
“是,郎君快點,莫讓使君久等。”說完,人影消失。
陳凡走到書架前,將紙張拿在手中,坐到書案前,信手翻起紙稿。主要看有無署名,古代一般把名字寫在標題后面,正文前面,自上而下,自右向左書寫,這個時代延用了這一習慣,陳凡雖不習慣,但這不妨礙他尋找自己的名字,果然沒翻兩張,就看到了一篇署名陳法生的文章,題目為《論柔弱在上》,內容沒看,知道了自己姓陳,果然名字叫法生就可。
翻完名字,心情一松,阿春正好拿了個托盤過來,陳凡裝作漫不經心的把文稿放在一邊,用竹簡壓了下,看向托盤,托盤上面不僅放著腰帶和玉簪,還有把梳子和一個銅鏡。
阿春拿起梳子說道:“郎君,先把頭發束起來。”
“好。”陳凡回道,也沒打算從阿春手里拿過梳子,自己梳頭,關鍵是不會呀。自然的從托盤里拿起銅鏡照了起來,鏡面居然是銀白色的,估計是涂了層錫,照人雖沒有現代的鏡子清晰,但也照得清楚。鏡中顯示出一個雙眼皮、俊秀的少年郎,以陳凡的眼光來說,絕對算是一個小帥哥了,只是光帥不好,男人要有才才好,而陳凡到這個世界上,目前最缺的就是才。
許是時間的關系,阿春梳頭梳得很快,陳凡本來前面額頭頭發向后,阿春把陳凡后面的頭發向上束,在頭頂偏后的正中挽了個髻,插上了玉簪,長衫沒換,直接在上面配了個藍色腰帶,腰帶中央還有塊祖母玉,熠熠發光。
夕陽西下,落日的余輝照在院中,給院落披上了一層紅色的面紗。
阿春領著陳凡來到正堂,正堂離陳凡住的地方不遠,出了院落,順著林蔭小道,沒走多遠就到了。
只見正堂對著大門的位置,放了兩張案幾,正位坐著父親,側位坐著一位穿黃色八卦道衣的道士,大廳兩邊分別放著兩張案幾,共四張,陳凡在電視里看過,古人在會客時,一般會一人一桌分餐而食。四張案幾,三張已經坐滿,只留有最靠門的一張空著,案幾上空空的,還沒上菜,陳凡暗暗松口氣,看來還沒開飯。
“拜見阿父。”陳凡規規矩矩的跪下,行了個禮。
“法師,此吾的第三子陳法生。來,見過賈法師。”陳父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腾冲县|
青浦区|
辉南县|
普安县|
离岛区|
固始县|
延川县|
邛崃市|
闻喜县|
全南县|
灌云县|
巴林右旗|
密云县|
博白县|
浦江县|
南乐县|
宝鸡市|
新疆|
习水县|
阿荣旗|
嵊州市|
都昌县|
延长县|
北流市|
西宁市|
英德市|
辉县市|
肇东市|
炎陵县|
阿尔山市|
博白县|
镇沅|
辉南县|
理塘县|
永年县|
依兰县|
柳江县|
阜南县|
咸丰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