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08年以前。 產品的備料數量,是按總的板件面積,除于大板的面積得到數量,然后再根據各部件的利用率來計算總數。 比如,總面積為200平方米的柜體,計算板件時,用200除于2.97(大板的面積)得到67.34張。 再根據柜體的利用率88%計算。 67.34除于0.88=76.5張。 于是,這個訂單就需要76.5張大板。 為師傅提供76.5張大板后,每個師傅自己計算怎么開料最優。 往往因為師傅的水平不同,最后的結果也不同,有些人剛好夠,有些人能省幾張,而有些人還不夠。 當前,除了部分大型企業有軟件,能通過軟件自動優化排版,獲取板件最大利用率外。 大部分工廠,還是通過人工計算的方式,進行開料計算和作業。 影響板材利用率有兩個因數。 一個因素是產品本身的參數設置,另外一個是師傅的排版計算水平。 劉偉入職滬濤集團后,第一時間就拿到了樣板間的圖紙,在等待物料的這段時間。 他和幾個學徒整天在宿舍中研究產品的開料方式。 當人員入職完畢后,他跟行政了解了一下人員的信息。 當得知,只有他們一個小組是亞派家居來的,他就有預感,項目中的櫥柜會給他們小組生產。 果不其然,昨天晚上拿到生產任務單時,上面的產品就是櫥柜。 他與幾個學徒,昨晚研究了最新傳過來的圖紙。 他們驚喜的發現,櫥柜的核心參數是優化過的。 首先,吊柜的深度是330mm,地柜的深度是540mm。 如果是外行人,那絕對看不出其中的內含,但是作為生產櫥柜十年的大師傅,劉偉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奧妙。 首先一張大板是1220mm的寬度和2440mm的高度。 生產的時候,因為大板的邊緣存在崩缺,所以兩邊需要切掉5mm,如此寬度方向就剩下了1210mm。 因為鋸片的厚度是5mm,如果開兩塊板材,就是1210-5=1205,再除于2,理論上最大的兩塊板是602.5mm。 如果是開三塊板材,就是1210-10=1200,再除于3,理論最大值是400mm一塊。 而櫥柜的尺寸是330mm和540mm,那么按三塊來開,正好。 1210(總寬)-10(雙鋸路)=1200mm 1200-540=660mm 660/2=330mm 于是一張大板,切兩塊330mm和一塊540mm的板件,正好全部用完。 在現實的廚房里,吊柜一般會比地柜的總長度要短,往往吊柜只有2.4米,地柜有4.2米左右。 所以,用這種方式開料,可以將吊柜部分和地柜部分結合,完美的全部開完吊柜部分。 有些新手開料師傅,往往是分開,地柜開地柜的,吊柜開吊柜的。 如此浪費的板件就很多。 比如吊柜一起開時: 330乘于3=990mm 1210減10減990=210mm 剩下的210mm就只能用來開拉板,但是櫥柜中,除了地柜有前后拉板,其他柜子是沒有的。 于是最后會剩下很多這種條子材料。 統計下來,最后浪費的板件數量絕對不在少數。 按利用率: 990除于1210=0.81% 如果真的按這種方式開料,相當于只有81%的板材利用率。 而地柜540mm的深度,一張大板可以開兩片。 1210-540=670,670-540=130mm 130mm可以開兩根寬度為60mm的拉板,正好用完。 如果按吊柜和地柜結合,先將吊柜所需要的板件生產完畢,再單獨生產地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