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大早,王滿銀就騎著自行車,懷揣村里的介紹信,直朝原西縣方向駛去。 介紹信寫的很清楚:茲介紹本村村民王滿銀同志前往你處聯系小麥良種……下邊有落款蓋章。 沒錯,理由光明正大,也是必須的。 沒這玩意兒萬一被查了,可能會被當成盲流的。 差不多十一點半,王滿銀已經趕到縣城。 上次和胡永州交流時,對方給過一個地址。 他沒敢耽擱時間,直接登門拜訪。而后才知道,醬油廠的工程還沒有完工,胡永州正帶包工隊忙乎呢。 王滿銀用一盒煙做代價,順利見到了胡永州。 見他到來,對方顯得非常熱情:「滿銀,你終于來了,我可是天天盼……人呢,你不是說秋收后帶村里人過來嗎?」 「胡哥,我還不知道你要不要人,咋個敢直接帶來。你這邊需要多少人?」 「有多少要多少,來一百號也全收了,我手底下還有兩個大活等著開工呢!」胡永州意氣風發的開口。 「沒那么多,我們村子大概能出二三十個人!如果你這邊確定,我明天就回村喊人。」王滿銀忙回答道。 「行,你這兩天就把人帶過來。工錢和其他人一樣,小工一天七毛五,大工一塊,木工兩塊五,管三頓飯,吃住都在工地上?!? 所謂小工,就是專門拎灰桶揚沙子,連帶攪拌石灰水泥的。只要肯下力氣,是個人都能做。 大工需要拿著瓦刀砌墻,屬于技術工種,工資自然要高一些。 對于胡永州來說,人手自然是多多益善。 現在縣城不少企業和單位都有建設任務,卻沒有辦法及時獲得用工指標,所以只能轉而求助于地下建筑隊。 他們并不會追究工人的來源,只要手續上沒問題,大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別說原西縣,就算現在大城市也如此。后世曾經有過報道,甚至科學院,機場、電子管廠這些基建工程,都由地下建筑隊完成的。z.br> 王滿銀也沒有想到,事情如此順利。單沖一天三頓飯,他相信村里很多人會擠著報名的。 「滿銀,你小子到底在村里干啥?你也不像是耐著性子土里刨食的人,真不如出來跟著我。不想包活的話給我當個掌班,一個月給你開六十塊錢。咋樣,不比在村里強?」 說完工人待遇后,胡永州舊事重提。 「胡哥,我媳婦快生了,家里沒人照顧,實在脫不開身。」 王滿銀同樣拒絕很干脆。 如果僅僅外出做副業打黑工,就算被抓到問題也不大,無非進學習班待上半月一月,然后送回村里。 但是當包工頭或者管理者,弄不好就是判個十年八年的。 事情辦完,王滿銀謝絕了胡永州中午請客,推著自行車離開醬油廠。他沒想急著回去,走前已經給蘭花交代過,可能會在城里呆一晚上。 外出一趟不容易,王滿銀打算趁此機會坐客車去黃原市一趟。 上次聽董剛提起過,黃原市不但有舊貨市場,還存在著典當行。董剛手中那些自行車都是從這兩處購買的。 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將車子收進空間,他便直奔汽車站買票。 原西縣汽車站候車室就兩間不大的平房,里邊擺有幾張長凳供人休息。售票窗口前的小黑板上,寫著發往各處汽車的班次和時間。 從原西縣到黃原市一天兩班,王滿銀運氣不錯,半個小時后就有一班。 窗口有幾個人排隊買票,聽口音應該是插隊的知青。 那售票員打量過幾人,立刻出聲問:「 你們是知青……有證明嗎?」 聞言,對方立刻從兜里掏出紙張。 對方接過看了兩眼,重新遞回道:「你們這證明不行,必須是公社開的才可以。」 「為什么?我們已經打聽過,村里證明就能夠買車票?!? 幾人當即激動起來。 「不行就是不行,這是規定?!? 一時間,售票窗口前變得熱鬧起來。 王滿銀也沒有想到,買汽車票這么麻煩,還需要公社證明。不過聽售票員的語氣,似乎是針對知青們的,和自己沒多大關系。 一片吵鬧聲中,很快一個負責人出現,把幾個知青拉到旁邊做解釋。 見輪到自己,王滿銀趕忙把介紹信遞過去。 售票員同樣帶著狐疑的目光,開口問道:「你是石圪節公社的?」 「是哩……」王滿銀趕忙點頭。 大概他的氣質和知青們存在較大差別,對方沒有繼續追問,直接報出車票價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