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章居庸這幾句話說得挺惡毒,就好像生怕說不死哥舒大石似的。 但不知是不是齊敬之的錯覺,他總覺得這位武德將軍形同詛咒的話語里,竟好似藏著淡淡的關切、同情之意。 “也許……這位武德將軍同樣也被哥舒大石勾起了某種心緒?” “說起來,哥舒大石起碼還有著復興哥舒一族的希望,哪怕為此而死也是心甘情愿,可姜姓鄣國怕是永無恢復之日了。” 章居庸自然不知少年正在如何揣測自己,目光早從哥舒大石身上移開,順勢落在了一旁韋應典的身上:“若是沒記錯,你是騶吾軍大風衛的韋校尉?” 聞言,韋應典從容上前行禮,一舉一動更像是一名文官:“下官韋應典,見過武德將軍!” 章居庸點點頭,一如先前打量齊敬之一般,將這個前禮部郎中看了又看,等到韋應典都有些發毛了,才忽又問了一句:“為何要取大風衛這個名號?” 韋應典聞言又是上前兩步,過程中還給了齊敬之一個頗有深意的眼神,讓回頭觀望的少年很是莫名其妙。 “將軍容稟,下官曾在禮部任職,故而對我大齊雅樂略知一二。” “襄王二十九年,姬族圣人、吳國公族季子訪我大齊,在聽過了太常寺演奏的齊樂之后贊不絕口。下官記得季子的原話是……” 韋應典略作停頓,臉上神情變得極為肅穆,語調也隨之高亢起來。 “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國未可限量也!” “季子的意思是,齊國雅樂平和敦厚、持重肅穆,有泱泱大國之風,有此雅樂正聲的姜齊不愧是東海大國、太公之后!” “下官取大風衛這個名號,乃是追慕古圣賢之言,欲以之激勵自己,見賢而思齊、聞樂而知忠,時刻不忘揚我大齊之泱泱雄風!” 此言一出,外人還不如何,齊敬之和左藥師先就目瞪口呆,繼而嘆為觀止,便連心思不屬的哥舒大石也被吸引了心神。 高!實在是高啊! 韋應典這個馬屁的水準之高,比之齊敬之的羽林衛也不差分毫啊! “哈!妙哉!真是后生可畏!” 章居庸臉上的驚訝和贊嘆之意絲毫不加掩飾,一看就是個不懂音律的。 他搖頭感慨一聲:“本官原本只是聽說,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屋,揚沙石,窈冥晝晦。” “還聽說,有一種司掌風災的鷙鳥名喚大風……沒想到竟然還有東海大國、泱泱齊風的說法,還真是長見識了!” “似韋校尉這樣的人,當個赳赳武夫著實有點屈才!” 聽到這位武德將軍對韋應典的評價,眾人皆心有戚戚焉。 此前包括長史壽跋在內,鉤陳院諸人都沒太在意這個大風衛的名號,只以為是出自摩天刀的銘文:“大風西來,其名曰韋。” 齊敬之知道的多些,也不過是想到了放鶴碑點評的“大風卷水、白刃凝霜”,竟不知韋兄這個濃眉大眼的家伙還藏了這么一手! 于是,在感受到同僚們刀子般鋒銳的目光之后,韋應典不得不竭力平復嘴角的弧度,不讓自己顯得太過得意,以免樂極生悲。 “下官不過是因為在禮部任過職,才偶然聽說了這個典故,實在當不得將軍如此夸贊。” 然而不得不說,在這位前禮部郎中以略顯浮夸的語氣、姿態,表演了一個無比清新脫俗的馬屁之后,七政閣中庭里的氣氛明顯又松快了起來。 章居庸笑容和煦地道:“你也無須自謙,本官今日單是瞧見了羽林衛、大風衛這兩個名號,便知鉤陳六輔將來必是以騶吾軍馬首是瞻了。” 這位武德將軍忽地抬起頭,眸光深邃地盯著委蛇旗,嘴角的笑意漸漸轉冷:“王道霸道、有德無德,人心自有公論!” 話音落下,滿院皆寂、無人應聲。 下一刻,章居庸長身而起、肅容說道:“今日七政閣中本應是開陽君當值,奈何北斗七星之中,開陽主‘危木’而秉‘歲星’之政,遇到麟山幼主之事,君上須得避嫌。” 他說著朝大殿方向遙遙抱拳:“故而今日閣中政務改由天璇君、搖光君兩位閣老主持。” 眾人聞言均覺愕然,開陽君要避嫌,再換一位也就是了,這怎么一口氣來了倆? 尤其七政閣“四魁三標二隱”之中,開陽君僅位列三標,而那天璇君可是四魁的第二順位,無副相之名而有次輔之實。 章居庸卻不理會眾人的種種心思,朝齊敬之揮手道:“你們五個陪同麟山幼主進去吧。” 聞聽此言,沉默許久的慶元子忍不住開口了:“章將軍,今日可是貧道先來的,我青玄太乙宗同樣有要事上稟兩位閣老星君。” “嗯?”章居庸眸光偏轉,朝著摶象殿主橫掃而去。 在場眾人聞聲見狀,心里都是沒來由地一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