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處不知是何地,一棵棵松樹筆直聳立,樹干之高直上云霄,金光的光暈照耀這片林間,無數白色氣流好似水霧一般在其中流動。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不戚戚于貧苦,不及及于富貴。” “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子曰:…………” 讀書聲朗朗,一聲聲“子曰”回蕩在林間,不絕于耳。 可但凡找遍整個松樹林都找不見一個讀書的學子,甚至好似除了松樹以外都不存在一個活物。 “鐺,鐺,鐺。” 又由不知何處傳來一陣金石交擊之聲,尋聲而去,林間一片空地上豎立著無數石碑,其上密密麻麻刻著無數文字。 在其中一塊石碑前站著一位看著,他身高九尺,雙眼外凸,雙耳垂肩,雙臂過膝,前牙暴突,須發皆白,頭戴一塊儒士方巾,腰間腰間掛著一柄長劍,一手持鐵鑿,一手持錘,在石碑上刻字。 若有學子認真觀察則會發現,上面刻的是一篇篇驚世著作,每一篇文章都或多或少的改變了當時整個王朝的走向。 若是這位學子看到這老者的模樣則更會呆立當場。 時間長河中儒家所誕生的學說有無數種,但無一不是從眼前這老者所開始,只要有書院,只要有讀書聲,這位老者的畫像就會被掛在上面,讓后世萬代學子祭拜。 此地是由無數學子浩然正氣與書卷氣所開辟出的天外天,讀書聲所及之處便有道德林,便有這位老人。 萬世師表,初代文圣顏瀚。 一陣光暈流轉,道德林間浩然正氣凝聚,逐漸形成一個人影,光暈散開,一個年輕人從中走出,身穿青色儒袍,腰懸佩劍,頂端金絲劍穗,儒雅內斂。 來到文圣身后,年輕人躬身行禮。 “老師。” 文圣手上動作不停,頭也不轉的說道: “嗯,所謂何事?” 年輕人鼓足了勇氣,說道: “老師,您即便為天下學子刻盡道德文章,可您的子子孫孫呢?顏蓉那個小女娃子真的很不錯,只要您說一句好話也不至于如此啊。” 文圣手中動作略微一滯,他轉過頭,一揮手,在他的身前出現一張木桌和一壺酒,兩個酒盞,伸手示意,笑著面前的年輕人說道: “我算是聽出來了,你是來找老頭子我算賬來了?!? 年輕人不做言語,文圣喝了一杯酒,繼續說道: “長明啊,你在我這一脈門下多久了?” 年輕人躬身說道:“老師,已有兩千四百年了?!? “哎呀,兩千四百年了,一轉眼,想當年老夫還只是個教書匠,為了學堂孩子一點吃食去替富庶人家抬棺材,為了勸他們把孩子送來讀書,幫他們家劈柴挑水,那時雖然苦,但學到的道理都是實實在在的,福澤子孫千百載,無愧于我顏氏,但天下還有那么多學子買不起書,看不了書,我顏瀚有愧天地?!? 年輕人再次作揖行禮,拿起酒盞一飲而盡后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隨即坐在一旁耐心聽著面前高大老人訓話。 顏翰瞥了一眼,將酒壺拉到自己身前,給自己倒了一杯,接著說道: “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有他們自己的選擇,我顏瀚雖然可以庇佑他們,但終究已是逝去之人,又能庇佑他們到幾時?老夫可不像那邊那個姓王的,死了這么多年,還要插手子孫的家事,還說什么“禮樂行之,其章自省”的廢話,說到底還不是為了爭那一柱清香?” 就在文圣顏瀚說話之際,只聽得松樹林內,金色光暈流轉不停,時而化作龍卷時而又陡然炸開,忽有有一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語氣中竟有幾分怒意。 “姓顏的,偷偷摸摸在別人背后說壞話,你就是這么教你弟子的?什么萬世師表,不就是下棋贏了嗎?有本事再來一局?!” 聽到這話,文圣顏瀚大袖一揮,面前的方桌茶盞消失,略帶焦急的對年輕人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