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酒也喝完了還不走?有時間回去看看,雖然我們早已身死,但只要還有讀書聲,你們便可以行走人間。” 年輕人看著道德林東面,那被陽光所照耀之地,說道: “學生告退。” 文圣弟子三千,遍布天下,后世學說盡數出自于此,而又有七十二人最為優秀,被后世譽為顏門七十二賢。 這位年輕人正是七十二賢之十三,被后世譽為子羽十三的澹臺長明。 待到年輕人化作光暈消散于道德林后,顏瀚抬頭對著天空說: “王之行,老夫能贏你一次就能贏你兩次,什么叫“不就是下棋贏了”?好歹也是一代圣人,被無數人遵從為禮圣的人物,就這度量?” 久久沒有回應,顏瀚臉上露出笑容,隨即轉頭,繼續在石碑上刻起字來。 卻說魏子庚與許岳二人酒足飯飽后,許岳帶著魏子庚來到了一家武館門口。 只見武館內,數百名年輕人在偌大的校場之上操練著,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兵器樣樣都有。在他們之中有一名中年人,身穿灰色勁裝,身材高大魁梧,肌肉虬結,面如刀劈斧鑿般剛毅,唏噓的胡渣子,一雙眼睛好似狼眸,注視著所有習武的年輕人。 這是,一年輕人耍著一桿長槍,突然脫手飛了出去,直奔他對面一位正在練習站樁的年輕人后腦勺處,而后者絲毫未曾察覺。 中年人見狀立刻躍身而出,將那正在站樁的年輕人夾在腰間,另外一只手抓住飛來的長槍。 原先耍槍的年輕人此刻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而站樁的年輕人在知曉事情原委之后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后腦勺,確認沒有被開瓢后才呼出一口氣。 “鄭先生,對……對不起,是我沒注意。” 耍槍年輕人被嚇出一身冷汗,說話結結巴巴。 被喚作鄭先生的中年人面無表情走到年輕人面前將手中的長槍遞到他面前,說道: “你是該給我說對不起嗎?這回馬槍你練習多久了還能脫手?就你這般如何能夠在山匪來時保住自己,保住自己的家人!” 耍槍年輕人被說的啞口無言,鄭先生嘆了一口氣,把夾在腰間的年輕人擺到他的面前說道: “你該說對不起的人是這小子,你問問他原不原諒你吧。” 兩名年輕人相視一眼,前者不好意思的低著頭,后者也是咧嘴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不是沒被開瓢嗎?結束后你得請我喝酒啊。” 兩人都笑了,一旁的鄭先生也微微一笑,只是在其他人都沒有注意的情況下。 門外,探頭觀望的魏子庚與許岳二人見到這場景會心一笑。 “鄭先生他人很好的,而且武藝高強,可拉三石弓,尤其是他的槍法更是深不可測,岳州城內所有人都敬重他,都放心讓家族晚輩來。” 許岳邊說邊看,眼中滿是崇拜與敬意。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并不是本地人吧,而且他是軍伍出身,甚至于曾經在軍中地位不低。” 魏子庚這般說并非沒有理由的,鄭先生不同于本地人,他皮膚黝黑,身材魁梧,持握長槍的手掌異常大且滿是老繭,手臂刀痕遍布, 果然如魏子庚所料,許岳說道: “鄭先生的確不是岳州城土生土長的人,據說他是曾經安興軍中的一名校尉,后來安興軍被破,他便流落至此,幾次山匪下山劫掠平民,都在鄭先生的帶領下安然度過,后城內商賈大族集體出資為鄭先生開了一家武館,以防下次再有山匪劫掠時可以應對一二,城內守城士卒也多半師出鄭先生門下。” 魏子庚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心中則想著是否可以與鄭先生切磋一二,畢竟在渝州城里少有這樣的高手。 武館校場內,鄭先生將所有人幾個起來,聲音如洪鐘大呂一般響徹在眾人耳畔。 “諸位都是家族內的年輕一輩,有的甚至背負著一族興衰,你們的長輩看的起我鄭某,將你們交付與我,我便會不遺余力的教導你們,城內百姓苦山匪之亂已久,而我們在座的諸位都是將來城內百姓的希望,我們努力一分,將來你們的家人,城內百姓便會少一分威脅。你們是要做懦夫躲在最后面還是做英雄,成為那堵最堅硬的墻!一切都取決于你們自己!” “英雄!” “英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