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新康三十年,清明。 尚書令諸葛羽因病暴斃家中,剛過不惑之年。 這位崛起于新康八年的年輕尚書令,被新康帝李岱譽為大黎百不世出的大才,一度被稱為老首輔陸遠的接班人,如今暴斃于書房書案之前。 相傳,其死前仍然在書案前處理公務,紙張上的墨跡尚未干透。 此事一出,朝野震蕩。老首輔陸遠因此事痛哭流涕,罷官還鄉,在皇帝李岱多次勸說之下仍未能留住。 甚至于符道華大將軍都不遠萬里從燕云返京悼念,這一舉動也讓朝堂諸公中認為他們有私仇的人都閉上了嘴,不吝贊美之詞。 “果真是文武百官之楷模,朝廷之棟梁。” 之所以認為符道華與其有私仇,其因還得從新康十三年,前燕王季城被滿門抄斬說起。 當時朝野之上則是以老首輔陸遠所統轄的文官集團代表上奏二十八書,以定季城死罪,其下首當其沖之人便是時任禮部尚書的諸葛羽。而符道華作為燕云十八騎之一建勛軍統領,于微末之際得季城賞識,一路摸爬滾打直至如今地位。 燕王死后,符道華接替季城職務,統攝燕云十六州,繼任燕云經略使,燕云鐵騎統帥等職位,朝廷受封驃騎大將軍,在這和平年代,此為武將的最高榮譽,官至從一品。 故而,符道華與老首輔陸遠以及諸葛羽一直不對付,而有心人則暗中煽風點火,宣揚其私仇甚深。 皇帝陛下也因為諸葛羽的突然暴斃而心力交瘁,這位九五之尊一直將他當做自己的心腹,認定是老宰輔陸遠百年后朝堂中的扛鼎之人。 “尚書令諸葛羽為朝廷鞠躬盡瘁,其心天地可表,日月可鑒。賜謚號文忠,追封其為安定公。” 一旁的趙英有條不紊的記錄下來,最后拿起大印重重的蓋了上去。 司禮監掌印太監負責披紅與蓋印,南黎十二監中權力最大,有“內相”之稱,故而非皇帝最為信任之人不得當之。 燕云,武州,將軍府。 “諸葛羽終于死了,只可惜不是老子親手所殺!不過也算了卻我一樁心事了。” 一個滿臉絡腮胡,高大魁梧的中年人在軍營中喝著酒說道。 此人便是驃騎大將軍符道華,此前他聽聞諸葛羽暴斃的消息并不相信,故而才特意回京一探虛實。當看到諸葛羽的尸體躺在棺內之時,他竭力忍住了笑意,直到返回燕云后才能開懷而笑。 他端著一碗酒,來到將軍府的大院之中,望著天空明月高懸,倒了一杯酒。 “下屬無能,只能竭力保住您的基業,靜候世子,下屬定當竭盡全力,為大將軍報仇雪恨!” 長安,皇城,乾坤殿內。 “陛下,那少年已經出發,正在朝著長安城趕來,路上需不需要老奴出手?” 新康帝李岱看著手中的密折,對于司禮監掌印太監趙英的提議,他只是擺了擺手。 “一個孩子來取回本應該屬于自己的東西這沒什么錯,即便他不來取,衍圣公他老人家也會親自來。至于齊云觀…” 思索一陣,新康帝李岱皺了皺眉,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