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韓舟求劍記-《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
第(1/3)頁
早上,韓舟和鄭長河站在片場外面兒。
“來吧,練吧。”
才十歲的鄭長河站在圍欄邊,挺直了腰板,對著外面兒的馬路:“八百標兵奔北坡,標兵并排炮兵跑……”
一邊練習順口溜,嘴里一邊冒著白煙氣。
這天氣的確有點冷,不過對于從小習武的鄭長河來說,還好。
“再來。”
鄭長河:“八百標兵奔被窩……”
“你家被窩睡得下八百標兵???”韓舟大聲打斷。
“你想睡覺想瘋了?要當演員還想偷懶睡覺?”韓舟揮動手里的藤條:“再來!”
你師父我都沒睡覺,你還想睡懶覺?給你能的!
“錚!”
鄭建軍拔出腰挎的寶劍:“韓老師,來,用這個抽。”
韓舟看了一眼鄭建軍拔出來的劍:“這……不得抽死?”
“沒事兒,沒開刃。”鄭建軍滿不在乎。
韓舟:“誰說沒有槍頭就捅不死人?”
鄭建軍眼睛一亮:“行家啊!韓老師練的是南派還是北派?還是峨眉?”
韓舟尬笑:“練的嘴皮子。”
“你們武館也學兵器嗎?武術(shù)套路?”
“套什么路。”鄭建軍:“專門教如何把武器玩兒的花里胡哨,玩兒的好看。”
“橫店這塊地兒,學武術(shù)、拳術(shù)的,還是有認真學的。”
“但是武器這玩意兒,現(xiàn)在和平年代,誰還學啊?讓他們練軟劍破竹那不難為人么。”
“橫店這邊練武器的大多是那些導演拉來的群演或者特約演員。”
“有時候我也會帶一帶不會武戲的主演。”
所謂特約演員,就是有那么一句或者幾句的演員。
比群演要高一個級別。
群演差不多一百來塊一天的片酬,而特約演員,幾個鏡頭幾句話,差不多接近一千塊。
之前韓舟在橫店影視城那幾天,就再各個劇組當特約演員來著。
韓舟來了興趣:“也就是說,其實伱會武術(shù)指導?”
鄭建軍:“不一樣。”
“我和劇組的那些武術(shù)指導也搭過手。”
“他們主要是要套招數(shù),讓拍攝中能拍出一套連貫的打戲動作。”
“我教的是兵器玩兒法,讓演員能自己連貫的打出一套動作。”
鄭建軍其實沒怎么講明白,但是韓舟作為業(yè)內(nèi)人士,也拍過一部電影了,一聽就知道鄭建軍的意思了。
在動作片中,一套打戲,會有很多個鏡頭。
比如一個演員往下?lián)]了一劍,然后又拍了個跳起來揮劍的動作,然后又拍了個反握劍轉(zhuǎn)圈的動作。
通過剪輯,穿插對手的回應動作。
這套動作就變成了,一個演員一劍逼的對手后退,然后跳起來揮劍追擊,結(jié)果露出了破綻,對手還手,而他落地后一個回轉(zhuǎn)身躲開對方進攻的完整招式套路。
其實,這是分開拍攝了三個簡單動作,通過剪輯剪輯出來的,剪出來后看著還行。
而鄭建軍教的是,一個演員如何在連貫的動作里把這三個動作甚至十幾個動作,一次性做完。
很明顯,前者更符合現(xiàn)在的市場環(huán)境。
畢竟流量演員們一天片酬高的離譜,也沒有多少導演會追求真打斗的質(zhì)感,讓演員去練習真本事,反正這活兒丟給剪輯師,也就是幾千塊的成本,就搞定了。
如果讓演員去練,人家就得把片酬提高個幾十萬上百萬,成本就大了。
一部武俠電視劇電影,那幾十號人物,人人都這么要求,那光片酬,都得增加個幾千萬。
但,如果從效果上看,肯定是后者更好看。
質(zhì)感,后者遠超前者。
這就是武術(shù)指導和武術(shù)教練的區(qū)別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阿尔山市|
扬州市|
临泽县|
高青县|
台南市|
武邑县|
黑龙江省|
湖南省|
井研县|
泗阳县|
偃师市|
北安市|
永济市|
银川市|
阳信县|
全州县|
滕州市|
元谋县|
五指山市|
佛学|
梧州市|
江北区|
金沙县|
陇南市|
同仁县|
津市市|
松溪县|
南乐县|
祥云县|
田阳县|
长宁区|
清水县|
自贡市|
莱西市|
许昌市|
宁德市|
兴业县|
阜阳市|
元阳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