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準備!” 整個電影,場景就只有一間屋子,以及外面的院子。 而整部電影的場景變化,也就是搬家工人搬走床啊沙發等東西。 造成了空間上的開放。 原版,一切是圍繞著壁爐展開的。 而在韓舟的版本,是圍繞火塘展開的。 為了找這么一個有火塘的房子,可是花了張久全十萬分的力氣。 這里可是南方,根本沒人家里有火塘。 何況是一個漂亮的小房子,在客廳有火塘。 這就非常難找。 但最后,還是讓張久全給找到了。 橫店長拳武館的館主鄭建軍,老房子,中間有個大坑。 這個大坑,是他長年累月在客廳練拳,最后踩出來的大坑。 只要挖開,用磚頭壘砌,就是一個火塘。 雖然搬進了城里住,但鄭建軍今天還是到場了,帶著兒子過來看熱鬧。 因為生長在橫店這個環境,鄭建軍的兒子鄭長河有一個演員夢。 聽說劇組到自己家的老房子拍戲來了,非要過來看。 而此時,飾演的是開篇階段的一個畫面。 此時主角古郎已經攤牌了自己是活了一萬一千年的上山遺址古老部落的人活到了現代。 而在場的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國學家,生物學家,都沒能從中找到漏洞。 而人類學家認為古郎是提供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小說創意,也許寫完后自己可以指正他書中有關人類和社會學的錯誤。 但古郎卻說自己不會出錯,因為這些都是自己的記憶,比真正的歷史還真。 于是,第二波交鋒在這種情況下開始了。 下面是韓舟根據地理位置因素原創的一個點。 歷史學家:“為什么你家里會有一個火塘呢?在南方,我幾乎沒見過火塘,在我的老家倒是到處都有火塘?!? 韓舟飾演的古郎,就真的像是一位看不迷霧后真相的教授一樣,一邊做著自己的事情,一邊解釋:“一萬八千年前到一萬年前,地星經歷了一次小冰期,而我一萬一千年前就出生在現在的浙省。” “在我長大的時候乃至前一千年,記憶中都是在篝火旁邊度過的。” “天氣轉暖后,我沿著寒冷而北上,到了后世所說的中原,也就是在這里,見到了火塘這種東西,所以我很喜歡火塘,每一次搬家,我都會在客廳做一個火塘?!? 古郎很隨意的說著。 歷史學家驚訝:“妙??!你居然把你房子里獨有的火塘與小冰期聯系在了一起?!? “但你說的越真我越不相信你是長生者,我一定會找到你說話的漏洞,駁倒伱!” 在場每一個人,無論有沒有臺詞,都不像是演戲。 反而像是真實發生在這個房子里的一場辯論。 攝影機,只是要記錄下這些事情而已。 在副導演兼場務的張久全旁邊,年少的鄭長河心中,極為震撼。 因為鄭長河已經看過好多電視劇拍攝現場了。 一有時間就去影視城看。 但是電影拍攝還沒看過幾個。 怎么這個片場和別的片場不一樣? 不應該一個導演坐在那兒拿著大喇叭:“咔!你演的什么玩意兒!” “咔!那個誰,黃衣服那個,你擋光了知道嗎?還電影學院畢業的呢,你連背對鏡頭走位都不會?” “喂喂,你近景鏡頭晃悠什么?臉特碼都晃出取景器了!??!” 怎么這個劇組,一個鏡頭接一個鏡頭,就像是真正的在對話一樣,壓根不像是演戲。 鄭長河曾經看過,一個簡單對話場景,拍攝了六個鏡頭。 一共十二句話,以電視劇的演技質量,都拍了三個小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