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花團錦簇的宴會之所,瞬間靜了下來。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開始在人群中尋找蕭遙,企圖從她的表面中窺見被皇帝召進宮中的內情。 蕭遙知道,這是皇帝確定貴妃的確病好了,也打算治病了。而且突然宣召,極有可能出了什么事。 太監是個極會看眼色的,見眾人的目光所向,便知道蕭遙在這里,于是走了過來。 三皇子妃笑道:“這便是蕭大姑娘。”又對蕭遙說道,“既是皇上急召,蕭大姑娘便即刻雖柳公公進宮罷。” 蕭遙寧愿盡快進宮幫皇弟治病,也不愿意留在這個無聊的場所,當即隨柳公公進宮。 蕭遙走了之后,許多貴婦便走到三皇子妃身旁,不著痕跡地打聽皇帝召蕭遙進宮的原因。 有些腦子活泛的,甚至猜測是不是皇帝看中蕭遙那傾國傾城貌了。 三皇子妃笑道:“怕是皇上想起,上次蕭大姑娘救過九殿下,選她進宮獎賞罷。” 然而大家都不怎么信,便是要獎賞,什么時候不行,偏要在蕭大姑娘參加宴會的此時? 且那公公明說了,召蕭大姑娘即刻進宮,也就是說事情很緊急,獎賞一個人,可用不著急。 不過三皇子妃身份貴重,她們便是不信她的話,也沒法子逼迫于她,只得抱著滿心的好奇繼續在宴會中與其他貴婦說話。 蕭行沛心癢癢的,抓耳撓腮的,想知道皇帝召蕭遙進宮做什么。 自打蕭遙在街上審問出蕭韻讓方公子去向她提親,敗壞了蕭家的名聲,又加上這些日子皇家對蕭遙一直沒有賞賜,仿佛遺忘了一般,他便歇了與蕭遙打好關系的想法。 可是如果皇帝真的看中蕭遙,那還是得修復好關系的。 畢竟家里出一個妃子,蕭家也是能興旺好幾年的。 蕭遙跟隨太監離開成國公府,坐馬車直奔皇宮。 坐在馬車里,她想起世人對皇帝的評價——有手段有能力、堪稱雄才大略,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在他手上,百姓安居樂業,人口持續增長,進入了盛世,但是有一點,皇帝十分熱衷美色——仿佛有能力的男人,都有發泄不完的精力! 雖然于女色上讓人詬病,但作為一個皇帝,今上是十分出色的。 蕭遙便決定,一定要治好皇帝。 進了宮,蕭遙發現走的路線與上次的并不相同。 走近一個宮殿跟前時,一個宮妝美婦從里頭出來,看到蕭遙微微一笑:“這便是蕭大姑娘么?” 柳公公忙給蕭遙介紹這位宮妝美婦的身份:“此乃王淑妃,乃六皇子殿下的母妃。” 蕭遙便向王淑妃行禮,王淑妃含笑受了她的禮,道:“不必多禮。”說完看向柳公公,“本宮先前進去,宮人說皇上已經歇下,也不知是真是假。” 柳公公聽了,露出得體的笑容:“既如此,奴才便先進去看看。蕭大姑娘請在殿外稍候片刻。” 他是宮中的老油條了,自然知道,王淑妃這是想與蕭遙單獨說一會兒話,因此說完之后,很快便進了殿中。 蕭遙也明白,卻沒有多說什么。 這時王淑妃的輕柔親切的嗓音響了起來:“趙陵與本宮提起過蕭大姑娘,說是個直爽美麗的好姑娘,本宮如今見了,果然如此。” 蕭遙笑笑:“淑妃娘娘與六皇子謬贊。” 突然提起六皇子,這王淑妃應該有什么需要她做。 不過蕭遙沒打算攬事上身,便含笑聽著。 王淑妃沒有追問,而是幽幽嘆息一聲:“皇上病了一些時日了,與貴妃是一塊兒病的,本宮一直很擔心,蕭大姑娘若有法子治好皇上,請務必盡力。” “民女自當盡力。”蕭遙忙道。 王淑妃水汪汪的眼眸看著蕭遙:“貴妃出身江南,那里盛行一些助興之藥……”她說到這里似乎忽然意識到與蕭遙這個未出閣的姑娘家說這個不妥,便掩住了嘴,說道, “貴妃這病也不是全無因由。只是由本宮說來,怕要得一個羨妒之名,若蕭大姑娘診斷出來,還往對皇上直言告知。” 蕭遙含笑點頭:“若民女診斷出什么,自當據實以告。” 王淑妃眸子里的笑容淡了些,點了點頭:“既如此,勞煩蕭大姑娘了。”說完領著幾個宮人走了。 蕭遙便靜靜地站在殿外等著皇帝宣召。 這時柳公公走了出來,請蕭遙進入殿中。 進了去,他才低聲說道:“蕭大姑娘,皇上已然昏迷,請蕭大姑娘幫皇上診治。” 蕭遙有點不解,問:“既皇上昏迷,那是誰召民女進宮的?” 柳公公道:“皇上早起便察覺到有些不妥,提前下了口諭,原想著下朝用膳之后再請蕭大姑娘進宮,不想剛下朝,還未來得及用膳,便昏迷了。丞相當時亦在,便讓奴才即刻出宮宣蕭大姑娘進來。” 蕭遙這才明白,當即點點頭。 柳公公又道:“皇上昏迷一事,蕭大姑娘莫要說出去。” “這是自然。”蕭遙一邊點頭一邊走,很快進入了皇帝起居的寢殿。 寢殿中有一宮妝婦人,生得并不如何美,但那股子端莊的氣質卻無人能及,只是神色略有些憔悴,影響了她的貴氣。 蕭遙不用介紹也能猜到,這位便是正宮皇后了。 皇后旁邊,坐著一個貴氣的老太太,想必便是太后了。 隨著柳公公的介紹,蕭遙發現自己沒有猜錯。 除了皇后、太后之外,余下的幾個分別是當朝丞相、老太傅以及兵部尚書。 蕭遙開始行禮,哪知還沒開始,就聽到太后道:“蕭大姑娘不必多禮,先幫皇上看病罷。” 他們不知道這粉紅障是什么,因此一律稱之為治病。 蕭遙也不想挨個行禮,于是忙裝作關心皇帝的樣子去給皇帝檢查。 還是一套神棍式的手印,結印之后,蕭遙目露驚訝之色:“皇上的癥狀,比先前貴妃的重了許多。” 皇后忙道:“那蕭大姑娘便快快為皇上診治罷。” 蕭遙點了點頭,馬上忙碌了起來。 她神色鄭重端莊,閉上眼睛并用雙手結印,看起來玄之又玄。 差不多兩炷香時間之后,蕭遙才終于消滅掉籠罩在皇帝身邊的粉色霧氣。 做完這一切,她身上已經出了汗,卻不擦,馬上對太后并皇后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皇上身上的粉紅障已除,還請宣太醫為皇上檢查龍體。” 皇后問:“你不能親自為皇上檢查么?” 蕭遙笑著搖頭:“回皇后娘娘,民女不懂岐黃之術,只是知道如何化解這種疑難雜癥。” 太后便讓人召太醫,同時讓宮女給蕭遙端茶。 太醫很快來到,診治過后道:“皇上龍體只是有些虛弱,原先的奇怪癥狀已消失不見,休息過后,很快便能醒來。” 太后與皇后聽了,都露出松了口氣的神色。 丞相問道:“皇上多久能醒來?” “即刻便醒。”太醫說道。 蕭遙在旁聽著,猜想應該等皇帝醒來之后,她才能離開。 太醫的判斷沒有錯,不過半柱香時間,皇帝便醒了。 他一睜開眼,便看到坐在一旁的蕭遙,頓時驚艷得移不開目光,道:“朕難道竟也夢到神女了么?” 氣氛一時有些尷尬。 蕭遙可算是見識到什么叫在女色上令人詬病了。 這什么毛病? 剛醒來,便對她說這樣一番話! 皇后笑著說道:“皇上,您可醒了,臣妾與太后可擔心了。” 皇帝回神,才發現自己不是做夢,而是真的醒來,便收起了目中的驚艷,問道:“這位便是蕭大姑娘了么?” 蕭遙一邊起身對皇帝行禮一邊回答:“回皇上,正是民女——” 皇帝又問:“你治好了朕身上這疑難雜癥?” 太后道:“正是蕭大姑娘治好的,皇上可要重重賞賜蕭大姑娘。” 皇帝感覺到渾身是前所未有的輕松,心情大好,當即道:“這是自然的。蕭大姑娘不僅治好了朕與貴妃,早前還救過老九,對我們皇家有恩,一定要重重賞賜才行。至于賞賜些什么,朕與皇后并母后好生商量再做定奪。” 丞相幾個男子格外識趣,馬上告退。 皇帝當即準了,又讓柳公公帶蕭遙到外頭等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