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了一會兒,安公子道:“可是皇上,身為皇家,若沒有子嗣,畢竟不好罷?” 蕭遙笑道:“朕認為,一個皇帝,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足矣,至于子嗣,并非必需。” “朝堂上那些老頑固只怕并不這么認為……”安公子說道。 蕭遙不以為然:“若他們敢管朕的個人私事,朕便管他們的個人私事?!? 到時倒要看看,誰先受不了。 安公子一時無言。 蕭遙開始繼續(xù)處理政事,她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計劃要實施,可惜現(xiàn)在太窮了,只能想想,進行前期的計劃。 安公子當天回到家,就被其母拉著提起婚姻大事,言下之意是他年紀也大了,該娶妻生子了。 他心里煩躁,道:“娘,我不想娶妻!” 又不能娶自己真心喜歡的人,那娶妻還有什么樂趣? 安太太道:“娘知道,你喜歡皇上,可是皇上不是說了不擇皇夫么?她不擇皇夫,你總不能就一輩子不娶妻罷?” 安公子梗著脖子道:“有何不可?” 安太太頓時氣結,但想到他剛遭遇了不能成為皇夫的打擊,估計需要緩一緩,便不再說,打算過幾個月再提,而自己這里先相看京中的名門閨秀。 開海禁后,不僅朝廷派船出海,就是普通大商行也紛紛造船出海。 因出海走一趟不容易,所以所有大商行都用最大的商船,在上面裝上足夠多的貨物,爭取來回一次能大賺一筆。 這么一來,各地對紡織品、茶葉、瓷器等的需求量便非常大。 于是,各地的手工作坊如同雨后春筍一般,紛紛開起來。 各地官員也聰明,知道若當?shù)厝嗣裆钏阶兒茫矊儆谧约旱恼儯谑菍⒈O(jiān)獄囚犯用的作坊模式分享到民間,讓民間紛紛仿效。 因官報以及面向所有人發(fā)行的報刊上,都有來自皇上頒布的發(fā)令——不能疏于農耕而重商,所以各地官員嚴格按照一家一個人從事手工行業(yè)的原則,當然,有些收了銀子,自然也會使些手段,模糊一兩個名額的。 不管里頭有無內幕,在各大商船出海之后,各地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明顯的好轉。 而這好轉還在繼續(xù),因為各作坊東家還接到了訂單,需要準備更多的貨物。 到了年尾,在較近海域的船隊回來了,帶來了南方諸國的特產,以及黃金白銀并各種寶石。 劉大人將最好的一批呈給蕭遙,饒是蕭遙見慣了宮中的珍品,再看到這些,還是吃驚。 碩大的紅寶石、藍寶石,跟普通石子似的,裝了滿滿一大匣子,除此之外,還有亮晶晶的透明石頭,據說剛硬無比,最大的一顆竟有拳頭大??! 她挑了一些,給太皇太后以及太妃們送過去,其余的,除了拿了些出來打造首飾,全都放進自己的私庫里了。 剩下的黃金與白銀,留了一些到私庫,其余全部放入國庫中。 這一次的豐厚回報讓百官的心情都十分愉悅,因此在嚴冬甫一來臨,就主動提議捐款賑災了。 蕭遙對他們如此上道很是滿意,看到收到的捐款更滿意。 時間踏入十二月上旬,各地商船回來,報上來的出入口關稅,更讓蕭遙與戶部尚書高興得合不攏嘴。 戶部尚書特地對蕭遙說道:“皇上,依如今這勢頭,只怕不出三年,國庫便重新豐盈起來了?!? 蕭遙笑道:“保持如今這勢頭,只怕不容易,畢竟不管什么生意,都是一開始好,之后慢慢回落的。當然,若發(fā)現(xiàn)了金礦,那當朕沒說。” 說完,低頭看了看如今國庫的賬目,想了想說道:“國庫現(xiàn)存的這筆銀子,其中一半準備起來,朕有大用?!? 戶部尚書頓時不解,眉頭也輕輕地皺起來:“皇上是要做什么?” 從戶部拿銀子,對他來說,跟割肉似的。 蕭遙道:“朕初步擬定,明年在各地興辦蒙學,更好地教化天下稚子,當然,若成人想學,也是歡迎的?!? 戶部尚書說道:“皇上,恕臣直言,如今的國庫雖然略有剩余,只怕并不足以支撐在各地開班蒙學的支出。且各地仍有許多吃不飽之人,這筆銀子便是要用也該先用在解決溫飽的問題上。” 蕭遙擺擺手:“那是各地方官的職責。且開蒙學,是一項長遠的投資?!? 當天下午,就召見心腹大臣以及幾個重臣到御書房開會,自己開了頭就讓百官各抒己見。 “開蒙學,有教化百姓之用,亦能傳授技能,此外,也可以解決那些名落孫山的書生的就業(yè)問題?!? 丞相上前一步問道:“敢問皇上,這傳授技能,是何種意思?” 蕭遙道:“朕初擬這蒙學,便教識字與普通的算術技巧?!? 禮部尚書說道:“既要在各地廣開蒙學,那么臣以為,需要編寫一套使用的授課內容,以便全國統(tǒng)一?!? 蕭遙點頭:“可以。這授課內容,由翰林院以及蔣大儒帶頭編寫,盡量在一個月內編寫好呈上來?!? 之后大家又商議了一陣,得出大概的章程,這次議事便結束了。 很快,蕭遙初步擬了讓各地興建簡單學堂的圣旨,并通過官報以及報刊傳遍全國。 袁征見蕭遙一天到晚,除了看書練字以及鍛煉身體,其余時間忙得團團轉,忍不住就道:“皇上,你的身體有余毒,還是需要多歇息的?!? 蕭遙點點頭:“朕知道。朕如今比往常,也多休息了?!? 等到基礎打好了,她以后會將大部分事務分下去,讓百官管轄以及監(jiān)督,自己只是偶爾看看,必不會事必躬親了。 各地方收到圣旨之后,當即就為難了。 要求興建學堂,可又不曾撥款,他們地方才將稅收上交了,手上如何還有錢興建學堂? 然如今有全國發(fā)行的報刊,若其他縣令都興建了學堂,只自己管轄范圍內沒有,那不僅丟盡了臉,烏紗帽只怕也不報——看皇上動輒抄家滅族的性子,可由不得他狡辯的。 沒錢,又想興建學堂,各地方官紛紛動腦子想辦法。 當然,壞心思各地縣令是不敢動的,因為都聽說皇上手上有一支長相普通的探子,平常會游走各地,若剛好來到自己這里,那自己必定烏紗帽不保,且又被抄家滅族的危險。 所以他們決定招募窮困潦倒的老百姓幫忙,每日只給飯食以及幾文錢——這么點錢,還是可以擠出來的。 蕭遙知道讀書人身份高貴,只怕許多人寧愿一直讀書參加科舉,也不肯到學堂去做夫子,因此授意隨后發(fā)行的報刊,全都輸出書生也該養(yǎng)活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還一再強調,若作為夫子表現(xiàn)優(yōu)異,那么將得到官方承認,與地方官員一般每年拿束脩冰敬碳敬,且某些方面享有與地方官員一般的待遇。 新年過后沒多久,蕭遙就撥款印了翰林院與蔣大儒編寫的授課冊子,發(fā)往全國,伴隨這份冊子的,還有給授課夫子的束脩。 在一個月后,各地的反響陸續(xù)傳來。 有許多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的書生都來應聘夫子了,還有一些多年不第的老秀才也來了。 有些自己開書院,但是總有學生交不上束脩的,仔細琢磨,也來蒙學坐夫子了——蒙學的束脩是官府發(fā)的,不會拖延,可比京城被拖欠束脩穩(wěn)定多了。 因為有書生肯來,各地的蒙學很快開起來。 至于授課的小冊子,因是蔣大儒帶頭編撰的,所以各地夫子都沒有異議。 這時在創(chuàng)造營的忠誠又上了折子,說創(chuàng)造營制作出了一種火|槍,里頭放的是能炸的彈藥,初步看來,效果似乎不錯。 蕭遙得知,當即便去了創(chuàng)造營。 當看到所謂的火|槍,蕭遙下意識就拿在手上,仔細看看,然后對著某地射擊。 忠誠驚呆了:“皇上竟知道怎么用這火|槍么?” 蕭遙道:“朕料想與弓箭是差不多的。只是,若無法瞄準,只怕這火|槍的效果大打折扣?!睂嶋H原因,根本無法宣之于眾,因為那只是她下意識的動作。 “劉工匠記下了,接下來便改善瞄準這個問題罷。”忠誠馬上道。 蕭遙點點頭,又射擊了兩次,確定了射程,便又問穩(wěn)定性,會不會炸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