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張居正傳衣缽-《萬歷佑明》
第(1/3)頁
皇莊,興明書院。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志饑餐胡虜肉。”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書院墻上,凡是需要鐫刻文字的地方,全被朱翊鈞要求只題關于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的內(nèi)容。
原因無他。
朱翊鈞希望,在這里受教育的忠烈者之遺孤,全部都能有報效國家的抱負。
朱翊鈞在來到書院看見這些內(nèi)容后,也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且對徐渭言道:“這些軍籍子弟將來必然是要為朕臂膀的,故卿要將他們認真培養(yǎng),得讓他們能上馬治軍,下馬治民。”
徐渭聽后道:“陛下放心!這些遺孤,父兄皆為國陣亡,本就易于磨礪其志。何況,陛下還有意以其父兄榮譽與古今名臣事跡勵之。只是陛下若真欲使其將來能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只怕只從舉業(yè)者不喜。”
“不喜就不喜,他父兄若為國陣亡,朕也會另眼相看他,使其也從小戴蟒玉,受朕青睞,令其貴于常人。”
朱翊鈞回道。
因凡事為國陣亡者,皆可得蟒玉為材質(zhì)的軍功章,所以興明書院的忠烈者之遺孤,皆因其父兄的功績,而戴有蟒玉。
朱翊鈞也因此,才在剛才提到,對于舉業(yè)者若其父兄為國陣亡,也可以使其從小戴蟒玉。
朱翊鈞明顯是有意將能佩蟒玉者的政治地位抬高,而故意強調(diào)起來。
徐渭聽朱翊鈞這么說,就稟道:“陛下,有幾個孩子已經(jīng)可以下場歷練,您看可否讓其下場?”
“自然要讓其下場!”
“軍籍子弟也不是不能科舉,若能中試,且能一路到進士,朕自當另眼相看,待之于他籍子弟不同。”m..
朱翊鈞言道。
“遵旨!”
徐渭拱手回了一句。
“但是你徐渭得記住,凡軍籍子弟,不能只是文章出眾,還要弓馬嫻熟、胸中自有韜略才行,尤其是在興明書院的軍籍子弟,這是將來大明能否有一批善戰(zhàn)善治者的根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上犹县|
涞水县|
当阳市|
阿拉善右旗|
永仁县|
南木林县|
永平县|
綦江县|
安仁县|
调兵山市|
治多县|
祥云县|
增城市|
永年县|
万山特区|
安化县|
莱阳市|
玉环县|
柘城县|
寻乌县|
许昌市|
嘉荫县|
肃北|
金华市|
子洲县|
大新县|
田阳县|
奎屯市|
藁城市|
安西县|
嘉荫县|
井研县|
临高县|
出国|
永丰县|
长岛县|
新闻|
宜章县|
射阳县|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