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襄也沒追究上表彈劾的官吏,這種彈劾是正常現象,他如果再次懲罰彈劾之人,那就真的是閉塞言路了。 這波彈劾,除了個別人心思不正,大多數人是因為不通軍略。他們腦子里的行軍打仗還處于兩村械斗的階段,就是領著人,趕到地方,然后叫罵一陣,亂打一通,勝負全看人數或者運氣。 完全不考慮天時、地利的因素,也沒有心理博弈,計謀誆騙,引導敵軍主帥判斷失誤的概念。 更不會借助大勢,因勢利導。 他們只看到南征交州的關羽、太史慈耗費了朝廷的資財、糧草,卻沒有想過,為了應對朝廷南征,士燮動用了多少人力,消耗了多少資源。 而戰爭發生在交州的土地上,會對那里造成什么樣的破壞。 這些影響,又會削弱多少當地的戰爭潛力。 他們不會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 他們不了解戰爭。 面對這樣的人,解釋是沒用的,他們聽不懂,也不會聽,其中還會出現很多自認為讀書多,有才能,鄙視領兵將校的二傻子。 不理他們就行。 劉襄也沒功夫搭理這些人。 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 不是思考交州戰局,關羽、徐晃、樂進、太史慈等人都是領兵多年的宿將,幾人麾下也是歷經大戰的驍銳之師,披甲率又高,手中全是夾鋼打造的利刃。 即便不能大勝,也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潰敗。 隨著秋收越來越近,各地常平倉也到了開倉放糧的時候,一來是穩定糧價,二來是為騰出舊糧,儲備新糧做準備。 今年天時不錯,沒有旱澇災害的苗頭,民心穩定,朝廷能夠動用的糧食也會增多,他越來越不怕跟交州拼消耗。 等江南秋收完畢,他耗也能耗死士燮。交州戰局真的不用放在心上。 讓他煩惱的是擺在案頭的兩個物件。 一個是黑黢黢,泛著褐紅色還帶著點綠色的粘稠液體,劉襄知道,只要支起大鍋熬煮,就能得到易燃的輕油和能用來潤滑的重油。 這是從西域找到的石脂,現代人普遍稱其為石油。 有了這玩意,燃燒弩槍的威力必然會大增,也能做得更輕更長,射得更遠。 漢代當然提取不出高純度的汽油,但雜質很多的輕油也比植物油的燃燒效率要高得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