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襄翻著云帆營的黃冊,大小船只五百余艘,在役水手一萬人,在訓水手五千人,一次可運載糧食七萬石或萬余兵卒。 有水寨兩處,榆關以及遼東半島南端的沓氏縣。 漢代已經開辟出了三條重要的海上航線:一是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北侖河口的南北沿海航線;二是從山東沿岸經黃海通向朝鮮、日本的航線;三是海上絲綢之路,即徐聞、合浦航線。 可惜自桓帝延熹年間,大漢國力衰弱,天下紛亂,海貿不通,這些航線也就逐漸廢棄了。 幽州現有的航線是渤海灣到來州灣的沿岸航道,連渤海海峽都沒人走了,那里可是只有兩百多里寬,還有廟島群島處于其間,距離并不遙遠。 劉襄想要重新打通丹東到青州、徐州的航線,至于南下揚州,以及到日本的航線,需要看看具體情況。 丹東就是西安平,在鴨綠江西岸,安平軍在那里設立了軍屯,也駐扎了軍隊。 他翻著輿圖仔細的查看海岸附近的地形地貌,可惜沒有水文記載,也沒有牽星圖和針圖。 牽星圖是利用天上的星辰計算方位,輔助航海的海圖。針圖是航線圖,用絲線標記航道,縫在絹帛繪制的海域圖上,所以別稱針圖。 這些他都沒有,幽州的航海技術太落后了,還停留在肉眼觀察海岸,沿岸行船的階段,效率太低了,多走了很多冤枉路。 漢末三國時期,海貿衰退,還不如幾百年前的西漢,他也沒聽說過有什么大海商的名號,這片藍海,大有可為。 有之前的航線記載,重新開拓應該不難。 劉襄一邊翻看輿圖、水經注、地理志,一邊思索,他的兩個秘書,田疇與田豫也跟著查詢、記錄。 三人忙忙碌碌之時,劉洪求見。 劉洪是幽州主簿,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完善歷法以及縣城西郊的學院里面,有很多人跟隨他學習算學,大部分是劉襄派去的小吏、書左,這些人學成之后會填充計吏的缺口,這是他未來收稅隊伍的主力。 “洪,拜見將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