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五章 看家的公雞-《重生在70年代》


    第(3/3)頁

    張興明家里正好反過來,在他的堅持下,老爸老媽住炕頭,他自己住炕梢,小孩子火力大,也冷不到哪去,反而老爸老媽年紀大了,身體容易出問題。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北風一吹,已到嚴冬時節。

    幾場大雪下來,張興明他們的戰場已經從房前屋后轉移到了大地的冰面上。

    對于缺乏某些細胞的張興明來說,滑冰啊,單腿驢啊什么的,都是浮云,他是絕對不會去碰的。雖然都穿的像的球似的,摔幾下也不疼,但是臉丟不起不是。

    在冰上他的主要活動就是打爬梨以及打冰尜。

    這里的爬梨和農村那種大的不是一種東西。

    農村那個是實用型的工具,實際上不是用來玩的。城里孩子玩的爬梨要小得多,小到只能讓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盤腿坐在上邊。

    也很矮,只有十厘米高,但是它穩啊,不會翻也不需要技術,拿兩根雪杖一撐,想怎么滑就怎么滑,不想滑可以當凳子坐,還不涼。

    這就是一個可以滑行的小板凳。

    然后,照例,排隊。

    和小明大昌大東他們七八個人一起,石頭剪刀布,排好順序,就開始滑?;@個不像單腿驢,這個就必須要計時了,要不然一個人就能滑到天黑。

    幾個人商量著,劃定了一個范圍,然后滑的人就在這個范圍內的冰面上,滑四圈就換人,算下來也就是一個人十多分鐘。

    排位第一順序的人站那看著數圈,其余人就在邊上抽尜。

    陀螺這個東西已經無法考究其歷史了,反正很古老很古老,也不分大人小孩,都可以玩。一般陀螺都是木頭做的,車出形狀,在頂端裝一個鐵釘,或者就簡單的按顆按釘。只不過按釘不太抗磨。

    陀螺對地面的要求較高,必須是光滑的,不光滑轉不起來,那就不是玩,是鬧心了。

    時代原因,東北這個年代只有冬天才能玩這個,夏天沒有平溜地方可以玩。除了公路是瀝青,其余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原始狀態,黃土朝天。

    幾個人大部分拿的都是木頭車的尜,大的要雙手才能抱全,小的雞蛋大小,再小就不能玩了,重量不夠,一抽就飛了。

    倒是可以在里面灌鉛壓重,但是太復雜了,沒有哪個大人為了這個費那個勁。

    李樹才的還被漆成了紅色,不像其他人都是木頭本色,玩幾天就黑不出溜的的,根本擦不干凈。

    張興明用的不是木的,而是鋼的,比鋼筆帽大不了多少,但是很重,有小半斤,在這個冰場上還是有幾個人有這種鋼尜,惹來小朋友的羨慕眼神。

    倒不是鋼的就比木的好,而是你與大多數不同的時候,就會吸引目光,小孩子很多時候羨慕的事情和角度都比較非正常。

    這種鋼尜其實是重載礦車上的一個零件,只有礦山上面的大車班才有,大姐就在那上班,就拿了幾個回來,其他有這種鋼尜的也是一樣,肯定是家里有人在大車班上班,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有。

    那車核定載重是175噸,車身比公路都寬。記得成龍有一部電影里就開了一輛,撞進了反派的家里。那車輪胎高度就接近四米。

    這是換下來的舊零件,算不上占公家便宜,它比木尜的好處就是轉的更久,更平穩。

    于是那邊爬梨排著隊,這邊鋼尜又開始排隊,張興明干脆把鋼尜扔給他們,自己在一邊抽誰的木尜去了。

    一鞭子下去,尜轉的飛快,等看它要轉不動了,再一鞭子上去,張興明一邊打一邊想:這玩藝兒,倒底有什么意思?還不如爬梨,最起碼滑起來了有種風馳電掣的感覺。

    在冰上玩,必須動起來,站久不動,涼氣就會透上來。

    等涼氣透上來,想不糟罪的話,就只有換鞋一招了。

    所以你在冬天到東北,那些站在馬路邊上的,公交車站等車的,你仔細看,沒有一個站著不動的,都是在不停的動著腳。

    還有,不能在冰上趴著。穿多厚也不行。

    趴雪里,站起來抖抖拍拍就好了,雪就落了,在冰上趴,衣服會被打濕,多冷都會濕,一旦衣服濕了,你就會馬上明白什么叫大東北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