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過年,手榴彈-《重生在70年代》
第(1/3)頁
ps:簽約了,發兩章慶祝一下。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啊,謝謝。
學校一放寒假,就離過年不遠了。
廠里開始分過年福利,凍梨,魚肉蛋,蝦,油,大米白面,對聯福字窗花,80年代初有幾年還分過燈籠和鞭炮。東北有過年家家掛燈籠的習俗。凍梨不知道是什么梨,也只有東北這邊才有,就是凍成實心球的梨,黑色的,吃的時候把它放在冷水里,接觸到它的水就開始結冰,等冰結個半厘米厚把它整個包住,撈出來把冰砸碎,梨就變得軟軟的,咬一口,皮有點粳,又冰又甜的,露出里面白嫩細膩的梨肉,汁水很多,好吃極了。
家家戶戶開始包紅豆包,炸粘糕,蒸粘豆包,炸油條麻花,蒸饅頭,炸面果,炸漿米條,把一號大缸里外擦洗干凈,把做好炸好的面食統統往缸里一倒,裝滿滿的一大缸,蓋好蓋子往倉房里一放,隨吃隨拿,凍著也不會壞。小孩子也不用熱,從缸里掏出來就吃,又冰又脆又甜的。
等一樣一樣弄好備足,年就到了。
城里過年比農村氣氛更濃一些,人多密集,活錢多,商品種類多,福利條件也比農村好。
三十到。早晨早早就起來,貼春聯,福字,窗花門楹聯,大人就開始準備晚上的團圓飯,雞魚肉蛋蝦,豬爪是必須有的,叫扒財,豬頭肉是必須有的,叫納福,魚是有余,雞是展翅高冠,還有許多東北特有的吃食,血腸,蛋腸,肉腸,鴛鴦腸,粉腸。燉一個酸菜。那時候沒有青菜,家家戶戶全是肉。
吃過團圓飯天也就黑下來了,大人把大紅燈籠用木桿高高的掛起來,就開始張羅著包餃子,這是半夜要吃的,十二點一過就下鍋。剛開始燈籠里還是點蠟的,后來不知從誰家開始,就扯了電線,在燈籠里點個25瓦的燈泡,早晨關掉,晚上亮起,一直要點到正月十五。
大人包餃子,小孩就沒有事了,就成群結隊的跑到外邊玩。兜里都揣著鞭,有的拿著哧花和鉆天猴,一邊跑一邊放,大聲喊叫著。
那年頭沒有電視沒有娛樂,包完餃子也就是左鄰右舍湊一起打打撲克,也不贏錢,就是玩,還能玩的很高興。十一點左右,孩子們開始回家,要放鞭炮了。這又是一個很神奇的事,沒手機沒手表,用什么判斷的時間呢?還很準。
在這個時間段,也是廠值班領導來家屬區拜年的時間,去那些三十晚上還要上班的職工家里看看,慰問一下。也不可能全去,一個廠幾萬職工,三十上班的怎么也得幾千人。不知道靠什么選出的幾家代表,領導走一走,說幾句話,然后就回去了,這邊已經十二點。
冬天的夜是寂靜的,白雪把晚上黑暗的世界映照得很亮,什么都能看見。不時的從哪傳來幾聲孩子們的笑聲,消散在夜空里。家家門前高高的挑掛著大紅的燈籠,把空氣都染得散著紅色,顯得那么喜氣。
十二點,忽然這種寂靜就被打破。一瞬間四面八方都閃爍著火光,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鋪滿天地,空氣里彌漫著濃重的硝煙的味道。換好了新裝的孩子們戴著棉帽子在鞭炮閃爍的火光中跳躍歡呼,喜悅的笑容在鞭炮和燈籠的光暈中顯得那么燦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越西县|
开远市|
且末县|
长乐市|
辽阳县|
临海市|
广宗县|
汉中市|
上蔡县|
金山区|
嘉黎县|
南靖县|
汝城县|
门源|
监利县|
鹿泉市|
当阳市|
和田县|
乌拉特中旗|
大城县|
扶沟县|
邹平县|
田阳县|
得荣县|
隆尧县|
澎湖县|
大庆市|
兴海县|
沽源县|
苏尼特左旗|
吕梁市|
汽车|
明星|
西充县|
绥江县|
永仁县|
双桥区|
雷波县|
武夷山市|
崇阳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