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地方,距離首都索菲亞直線距離不過二百公里,稱其為天子腳下也不為過。 十二月二日,在裴迪南一世的指示下,一個由多國人員參與的臨時調(diào)查組火速成立,并趕往丘普雷內(nèi)村。 調(diào)查很快有了結(jié)論,所有證據(jù)都表明,這是塞爾維亞逃兵組成的土匪做的。 十二月六日,憤怒的索菲亞市民“自發(fā)”走上街頭,要求嚴懲兇手。 “懲罰兇手!” “懲罰兇手!” “懲罰兇手!” “聽見了嗎?先生們?我的子民在憤怒,憤怒于他們的同胞,被無情的屠戮。” “聽聽,聽一下,民眾的聲音。軍隊內(nèi)部,也應(yīng)該不是沒有動作吧?”裴迪南一世注視著自己的陸軍參謀長巴羅洛夫。 雖然裴迪南一世不知道,什么時候他的子民也變得如此有覺悟了,但是不妨礙他看到機會。 一次確立保加利亞在巴爾干地區(qū)領(lǐng)導(dǎo)地位的機會。 “軍隊內(nèi)部同樣有許多士兵不滿,我們有好幾名士兵,家鄉(xiāng)就在丘普雷內(nèi),他們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巴羅洛夫看著首相,輕輕說道。 在調(diào)查問題上,查出兇手來自塞爾維亞后,政府內(nèi)部就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主張拿點賠償息事寧人的政府派,也稱親俄派。 一派是主張強硬解決此事,要求塞爾維亞賠償并公開道歉的強硬派,也稱親德派。 親俄派以首相為首,主要是地主及貴族組成,親德強硬派以裴迪南一世為首,主要是軍隊派和資本家組成。 “首相,我知道,政府認為這只是一個誤會,不希望破壞同盟關(guān)系。” “但是我必須告訴你,保加利亞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脫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控制,不是因為塞爾維亞的努力。” 裴迪南一世指著窗外,那些沸騰的人們。 “而是因為這些人的支持,因為他們將兒子和丈夫送進了軍隊,讓他們?nèi)ネ瑠W斯曼人作戰(zhàn),你才能坐在這里,當(dāng)你的首相。” “我們是保加利亞人,而不是塞爾維亞人,請你記住這一點。” 裴迪南一世面無表情的走到窗臺前,回頭對著巴浦洛夫說道: “巴羅洛夫?qū)④姡闊┠ㄖ麪柧S亞一聲,我們需要他們公開懲罰罪犯,并且就此時進行道歉和賠償。” 然后,裴迪南一世推開窗戶,向著民眾高舉雙手。 “保加利亞的子民們,你們的沙皇在這里!” 沒有擴音器,裴迪南的聲音傳不了多遠,但是他的出現(xiàn),讓人群出現(xiàn)更大規(guī)模的躁動。 “安靜,安靜!”隨著裴迪南的喊聲和手舞足蹈,人群漸漸安靜下來。 “我的子民們,我是你們的沙皇,斐迪南·馬克西米利安·卡爾·利奧波德·瑪麗亞。” “我知道你們?yōu)槭裁丛谶@里,我也知道你們?yōu)槭裁磻嵟依斫饽銈兊膽嵟埾嘈牛乙餐銈円粯討嵟 ? “我已經(jīng)命令巴羅洛夫?qū)④娏⒓聪蛉麪柧S亞遞交公函,要求將兇手繩之以法。” 裴迪南的演講能力非常一般,所以他選擇直抒胸臆的告訴他的子民,他要怎么做。 “陛下,如果塞爾維亞袒護兇手怎么辦?聽說那些兇手就是塞爾維亞軍方的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