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窮廣瀚的蒼白殿宇中。 約挈德恩,靜靜端詳著大殿內那三團已被其拆解到支離破碎不成神形的三大外神,幽幽低語道: “作為三柱之神,你們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 這個疑問,便是祂無情拆散并剖解這三大神明的核心根源。 而如今對于這個核心疑問的答案,約挈德恩則已然在自己的思維之中,隱隱的描繪出了一個大致輪廓。 事實上,為了能夠描繪這個輪廓,三柱神已經被約挈德恩拆解性的研究了許多許多次。 基本上每一次,約挈德恩都能夠從中獲曉,或者說總結出一些心得。 于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殘酷解剖下,這些零零碎碎的‘心得’全部匯集起來后,便可以視作為一份對于此座「克蘇魯神話」演世洪流的存在與運行模式的研究記錄報告。 雖然這份‘研究報告’目前在整體上仍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并且也存在著一些沒有弄明白,沒能徹底研究清楚的節點。 可即便如此,卻已然足夠讓約挈德恩對于這座洪流,擁有了一些極為深入的悟悉。 如果將這份極為晦澀且復雜的悟悉,用最簡單的自然語言描述而出。 那么便可以說,這片巨大無垠包含有無窮無量座無限維度的演世洪流。 其實,就是一場永不休止且亦在無限循環的真人舞臺劇。 所有生靈,包括阿撒托斯和那三柱之神在內,都在上演著一場無人知曉劇本,卻又在無形之中一步步嚴格遵循劇本內容而持續進行的大戲。 這座演世洪流的真正主人,從來都不是阿撒托斯,而恰是洪流自身。 所謂「演世洪流」。 演世演世,演造創世。 既然帶了「創」與「造」這兩個字,那么其當然就會存在一個「核心主題」。 這個所謂的「核心主題」,如果說的復雜一些,即是指世界的「基調」「底色」與「旋律」。 若說的簡單一些,那么便可以略有些粗糙的理解為「世界觀架構」和「劇情故事」。 前者,就是用于承載角色、故事與場景等等一切概念的核心基礎,是演世洪流的框架骨骼。 后者,則是圍繞附著在這具龐大骨骼之上,讓其能夠真正活過來,能夠正常運行起來的血肉皮膚與六腑五臟。 只不過這些「架構」與「故事」,并沒有觀眾,僅有演員。 同時,「演世洪流」既然又帶了「洪流」二字。 那么其自然就不是靜態的,而是完全動態的。 并且是無限循環動態式的將一場又一場幾乎不會變化的「劇情故事」,不斷的‘演’下去。 當然,這里所提到的所謂「劇情故事」,僅僅只是一個類比。 其真正的本質,乃是無窮無盡個在一段段時光河流間,由「場景」和「人物」所構成的一樁樁「事件」。 這無數樁「事件」,就如同無數枚各類各樣的機件、器件、組件,互相鉚嵌堆砌,撐持并維系了這座「克蘇魯神話」演世洪流的整體存在性與持續性。 至于火山之王——加塔諾托亞、死寂之神——伊塔庫亞、褻瀆雙子——納格與耶布、拉萊耶之主——克蘇魯、黃衣之王——哈斯塔……這些舊神; 以及自在自存之源——烏博·薩斯拉、審判之星——格赫羅斯、面紗粉碎者——道羅斯、夢之女巫——伊德海拉……這些外神; 還有真理傳信者——阿里爾、炎之主——卡拉卡爾、夜之女王——莉莉絲、塞勒菲斯之神——納斯·霍薩斯……這些夢境神靈。 則恰恰就是這一出名喚「克氏神話」的巨大舞臺劇的「演員」。 或者亦可以說,祂們便是這座演世洪流能夠正常存在與持續運行的最核心根基與支點。 而那一遍又一遍一直在循環上演的所謂劇情故事,便是「工程設計圖」。 當然,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其就等若是無可阻擋的「宿命」。 因此,所有被主宰統治的演世洪流,或許都可以視作為一座又一座被e0、e1、e2乃至更高層次不動點級數的「宿命論」所徹底籠罩的世界。 世界內的所有生靈無論強弱,其所思所言所行,都盡是被某只無形大手早已‘設定’好的劇本角色而已。 當然,對于這只無形大手,約挈德恩亦推斷其背后,應該不存在任何的思維意志,亦沒有任何的陰謀陽謀。 其在本質上,應該就是一種非常自然而然的現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