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一聲退朝,眾學子皆是雙手放置身前,行稽首之禮,“學生等告退!” 眾學子退去之后,程咬金伸著脖子,偷偷看著答卷。 李世民則是笑罵了一句,“程知節,你個滾刀肉能看懂什么?” “嘿嘿,看不懂湊熱鬧唄,陛下俺也告退了。”程咬金是個見風使舵的能手,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也不瞎摻和了。 “準了?!? 幾名武將先后告退,大殿之上僅留下房玄齡、長孫無忌。 接下來,君臣要在一塊觀覽眾學子的答卷。 厚厚的一沓,排在第一位序便是魏叔玉的。 房玄齡、長孫無忌見著洋洋灑灑密密麻麻的文字,十分整齊工整,不禁微笑著點了點頭,“不錯,有他爹的風范!” 李世民、房玄齡、長孫無忌定下神來,看主要內容。 文字第一排,三個大字,推恩令! 李世民看到推恩令三個大字,眼前不由一亮,思路頓時被拓寬了無數。 魏叔玉策論內容: “昭君出塞,為和親第一例,為漢首創,推恩令也在大漢異彩紛呈,我大唐學和親,為何不能學推恩令?” “以大唐北部回鶻為例,其占據廣袤的草原,部落呈星羅棋布式分散,我大唐只需效仿當年漢制推恩,分化其各個部落,使其各自為政,其便形成不了規模!” “規模不成,對吾大唐自無憂也!” “推恩具體內容,便是草原部落首領兒子繼承部落主要領土,其余諸子,繼承部分領土,分化為第二、第三、第四部落首領!” “規?;耐恋赜钟?,最終只會形成一盤散沙……” 李世民、房玄齡、長孫無忌看到此處,雙眸中皆是放出陣陣精芒,“叔玉……有點東西,推恩令不僅僅適合中原王朝的諸侯,對蠻夷也同樣適用啊,這個想法真的……是推陳出新!” 但,問題來了! 蠻夷又不傻,知道這是大唐的分化,為要接受呢? 這就進入到了魏叔玉策論的第二個階段。 “明知是分化,卻要讓蠻夷心甘情愿的接受!” “我大唐天朝上國,膏腴豐碩,其中茶葉、鹽、絲綢、瓷器在蠻夷地區,享有盛譽,十分珍貴與罕有,蠻夷對茶葉、鹽、絲綢、瓷器有著無比的狂熱……” “但凡接受大唐推恩部落,皆會獲得與大唐貿易之權,否則大唐斷絕與其貿易……如此一來,蠻夷就算知曉大唐行分化之策,也不得不接受!” “其次,那些部落首領的次子,有異心者居多,可操縱空間極其大!” 魏叔玉撰寫的策論,洋洋灑灑近乎上萬字,所言皆是切中要害,十分有見解,明確了就是陽謀,且是蠻夷不得不接受的陽謀! 最后。 “和親之策,實乃抱薪救火,非但不能滅火,只會助長火勢!” “推恩若能實現,必將維系大唐安穩,開創萬世繁榮之基?!? “學生拙見,望陛下知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