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連橫中范睢出使-《從長平之戰開始》
第(1/3)頁
從長平之戰開始第695章連橫中范睢出使從客觀上來講,在趙軍已經出現了重騎兵的情況下,秦國組建自己的重騎兵也是勢在必行之事了。
只是,在如今的生產條件之下,想要組建重騎兵,不是說不行,而是太耗費財力、物力,甚至有些得不償失了。
要知道,渾身重達數百斤的鐵甲,在如今的時代,可不是說說而已。
僅僅一名重騎兵所耗費的鐵甲,便足以武裝數十人了,還是全甲的那種。
若是要重騎兵形成戰斗力,至少也要三千之數。而僅僅是這三千鐵甲的用鐵量,粗略一算,這幾乎可武裝是五六萬大軍了。
可是,戰場之上,三千重騎兵,就一定能勝過五六萬配置齊全的大軍嗎?
若是平原之上,或許可能,但哪怕是稍有坡度,或是稍有山林,三千重騎便無法發揮其作用。
而且隨著對重騎兵的深入了解,越來越多的克制兵種和武器甚至是戰法也會隨之被發掘。就比如最有名岳家軍的鉤鐮槍,又或者在重騎兵行進的路線中故意挖坑,令其馬失前蹄。
可以說,有著太多廉價的辦法,可以克制住這一昂貴的兵種。
更別說,鐵器還不是重騎兵所耗費的全部。
為了穿下這重達數百斤的東西,重騎兵所選之馬,所用之卒,都需要重新挑選,甚至是特別孕育。
光是這人員的挑選,跟秦軍銳士的挑選也沒有什么區別了。
戰馬的孕育,更是需要時間、耐心甚至是運氣。
即便這一切都準備好了,后續的消耗也是一筆天文數字,戰馬和戰士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精糧,尤其是在訓練之后,這幾乎都是可以預見的。同時,其所配備的輔兵,也會消耗大量的糧食。
而這些戰兵,因為要長期的訓練,實際上是無法參與到農忙工作中的。這無疑對國力也是一種消耗。
因此,即便是在趙國,趙括也只敢悄悄訓練三千卒。
就這還是在新政實施,屯田有效、上黨的軍工廠運轉正常之后,才敢下的手。
可以說,這重騎兵就是一柄雙刃劍,用得好了,那自然是斬將殺敵、開疆拓土、無所不能,可若用得不好,這就是一件禍國殃民的吞金獸。
不用想,若是秦國不知輕重地隨意擴建重騎兵,這幾乎就是在為自己掘墳挖墓。
當然,趙括之所以敢于把重騎兵暴露出來,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呢,是韓之戰關系到攻守易型,已經到了不得不暴露一張底牌的地步;
另一方面,重騎兵的核心關鍵,還牢牢地掌握在趙括的手中。
是的,什么重甲、什么戰馬,都只是一個幌子而已,其核心最重要的部件,卻是全副武裝之下,腳上最不起眼的兩根繩子而已。
沒錯,就是馬鐙!確切地說,應該是雙邊馬鐙
沒有馬鐙的支撐,戰馬之上的騎兵需要花費大量的氣力、精力去控制住自己的姿態,這也是騎兵難于訓練、且性價比不高的原因。
而在重騎兵身上,沒有馬鐙,那幾乎就是災難性的存在。
因為沒有馬鐙的借力,不能將騎兵和戰馬結合在一起,一旦在狂奔中撞到對手,騎士也就無法通過馬鐙卸力。
要知道,力的作用可是相互的,你撞向敵人的力氣有多大,那邊有多大的氣力反饋道你的戈矛之上。
如此巨大的反作用力,根本不是尋常人士可以承受的。哪怕是秦軍銳士,甚至是趙韋這樣天生神力的人也不行。
即便手臂不被立即折斷,巨大的沖擊力也會直接將騎兵推下戰馬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三门峡市|
崇仁县|
大连市|
哈密市|
永泰县|
繁峙县|
自贡市|
南投市|
遂平县|
宣汉县|
密云县|
昌邑市|
黎平县|
紫云|
闻喜县|
长宁区|
罗山县|
天等县|
岳普湖县|
饶阳县|
沧源|
特克斯县|
达孜县|
岚皋县|
米泉市|
黔南|
商都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大洼县|
新河县|
海兴县|
丹寨县|
康平县|
威远县|
临清市|
同江市|
卓尼县|
凤山县|
和林格尔县|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