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長平之戰(zhàn)開始第694章咸陽宮中論連橫就在趙國如火如荼地對新附之地進行著安排之時,秦國的咸陽也沒有閑著。 雖然王龁與蒙驁的最后一戰(zhàn)略略惜敗在了趙軍的手中,但不管怎樣,此戰(zhàn)總算是給長久沒有進項的秦國帶來了楚地這一大塊的肥肉。 因此,王龁與蒙驁的歸來還是受到了來自朝堂上下的隆重的歡迎。 當然,這其中給秦國百姓看的意味顯然更重,沒辦法,秦國必須要讓底層的百姓看到勝利的希望了。 喧囂過去之后,該面對的現(xiàn)實還得面對。 首先擺在秦國君臣面前的就是韓之地丟失之后,秦趙之間國力將發(fā)生根本性逆轉(zhuǎn)的問題。 秦國上下不得不承認,隨著此戰(zhàn)的落幕,戰(zhàn)國第一國的名號已經(jīng)悄然變名。 當然,一個名號并不重要,秦國也不是輸不起,曾經(jīng)的秦國也是弱小無助,甚至連函谷關都不保的日子也是過過。 一時的弱小并不要緊,要緊的是如何從弱小中走出來,重新走向強大。.z. 坐在主位之上的秦王,目光灼灼地看著堂下的幾人。 事關秦國未來大計方針,秦王卻是只叫來了寥寥數(shù)人商議而已。 武將方面自不必說,自然是王龁與蒙驁兩人,經(jīng)過數(shù)次的戰(zhàn)斗,蒙驁這個名字也終于走入了秦王的視野之中,逐漸在軍中站穩(wěn)的蒙驁,也是終于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文臣方面,除了相國范睢之外,便只有負責外交事宜的屠賈大夫而已。 很顯然,無論文臣武將,秦國都有陷入青黃不接的現(xiàn)象,尤其在對比趙國不斷涌出的諸如呂不韋、李牧等人之后,秦國人才凋敝的問題就更加明顯了。 當然,只要秦國的基本盤還在,人才問題倒是成不了什么大問題。 畢竟老士族出身的王翦已經(jīng)在茁壯成長,而蒙驁的子孫也都在醞釀之中。 輕咳一聲,秦王主動打破了會場的沉默:「此戰(zhàn)我大秦雖有所獲,然趙國做大之事已成定局,我大秦該如何處置,還請愛卿等教我。」 聞言,范睢與屠賈相視一眼,隨即范睢微微點頭,而屠賈則是雙手抱拳對著秦王微微一禮。 「稟我王。」屠賈直起了身緩緩說道:「夫觀之諸國弱小之時,皆以借力而強。若長平一戰(zhàn),趙借魏力而勝,追溯我大秦立國之河西一戰(zhàn),亦借齊國之力而敗魏也。如今我弱趙強之勢已成定局,微臣以為,當速改之對外政策。」 「如何改之?」秦王立即問道。 「行,連橫之策。」屠賈隨即說道:「聯(lián)魏、齊而抗趙楚。」 「魏、齊,趙之盟友也,如何能破其盟而聯(lián)之乎?請具體言說之。」秦王眉頭微皺道。 「是。」屠賈立即領命道:「先說魏國。此韓地一戰(zhàn),魏國近在咫尺,卻并未發(fā)兵,如此便可見魏趙之間,已生嫌隙。依微臣所見,魏國實際并不想趙國得之韓地。 以如今態(tài)勢來看,韓之地于趙國而言,猶如飛地也,而所跨之地,正是魏國去歲所取之于趙之周朝之地。 如此一來,趙國豈會甘心,而魏國豈能安心。」 「臥榻之側(cè),不容他人酣睡也。」秦王點點頭道:「況此飛地還頗為重要,趙國勢必是想打通與韓之地聯(lián)絡也。尤其周地還取自趙國,趙魏沖突,幾乎不可避免。聯(lián)魏抗趙之事,當有可為也。」 「我王英明。」屠賈立即一道馬屁送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