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魏王聞言,隨即對晉鄙下令道:“晉鄙,集結大軍后,立即撒出斥候,將最新的戰報給孤帶回來。” “諾!”晉鄙又是一揖,干脆利落地回應道。 隨即后退兩步,轉身便往殿外走去。來去匆匆,倒也有幾分名將之風。 信陵君看著晉鄙離去的身影,也是頗為欣賞地點點頭。 有人問,信陵君如此愛才之人,為何沒有將那孤臣晉鄙收入囊中,甚至歷史上為了奪權,還不惜以手下擊殺之,將魏國最后的一根骨頭給生生敲斷。 難道信陵君也有門第之見,看不起出身寒門的晉鄙。 當然不是如此。 怪只怪,魏國能打之將就晉鄙這么一個而已。 魏王雖然明面上有些糊涂,但對于軍權的執著與敏感性,那是身為君王與生俱來的。晉鄙作為魏國之中唯一還算能打的將軍,身為王弟的信陵君,既為文臣,自然要跟武將們保持距離,這既是在保全自己,也算是保全晉鄙。 當然,又因著信陵君本身也算能文能武之輩,所以,當只效忠與魏王的晉鄙不肯輕易交出兵權之時,信陵君也會毫無顧忌地將晉鄙斬殺當場。 若是再想深一些,或許,即便晉鄙見到虎符之后,立即雙手奉上兵權,信陵君也不會放過晉鄙吧。 不是擔心晉鄙就此歸魏告自己的刁狀,畢竟魏王沒有派人追來,便已經是默認了信陵君攜軍而援趙的事實了。 唯一可能的解釋便是:晉鄙一失,魏國便失去了最后一個能打的將軍,一旦魏國面臨外部危機,自己或許便是唯一能助魏國脫困之人,這樣也就給自己“竊符救趙”八年之后的回歸魏國提供了某種可能。 當然,這些不過是基于歷史的某種臆測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