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魏王探尋的目光,被逼到角落的龍陽君隨即只能硬著頭皮答道:“確也。” 主位之上的魏王,聞言也是心中一輕,原來龍陽君也是支持出兵的,只是出兵的時機問題,那么河內郡…… 魏王與眾人的目光隨即看向信陵君,似在等待著信陵君進一步的說法。 “既如此。”信陵君得到龍陽君肯定的答復,顯然心中已然是智珠在握,隨即緩緩說道:“此事易也!我王可以派遣一員大將,先行整軍備武,陳兵邊境,一旦時機成熟,便可直接殺入戰場。至于何時方為時機成熟。” 信陵君又是稍稍一頓。 這一頓卻再度將在場眾人包括魏王、龍陽君的注意力給徹底吸引住了,顯然眾人都已經將解決自身安全與攫取利益之間矛盾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信陵君的身上。 信陵君知道,只要自己能在此戰中給魏國帶來足夠的利益,那么未來將不會再有任何人可以阻擋住自己帶著魏國大踏步前進的腳步了。 稍稍平復下心中的激動,信陵君繼續平緩地答道:“趙軍糧盡之時,便是我軍入局之日!” “趙軍糧盡,或與秦軍決一死戰,或直接投降!若此時無我軍參與,則以趙軍新任上將軍趙括之能,恐難于制下,趙軍或成群違命而降秦亦未可知也。而如果此時,我魏國大軍出現在戰場一側,復有廉頗將軍之名,則趙軍必歸心而與秦軍決一死戰!”信陵君隨即繼續解釋道。 話音落,便是龍陽君,也對于信陵君的話語無有更多的指責,或者說他也根本無法指責,因為信陵君完全就是按照他的話語接著說下去的。若是要反駁,要么你就是否定了自己提出的觀點,要么就要你來提出何時才是時機成熟。 顯然,否定自己的觀點那是不可能的,至于何時才是時機成熟,不說龍陽君能否提出更好的建議,單單這提出之后所需要承擔大壓力就足以令眾人望而卻步——若是按照你的時機進行,錯了,恐怕便只有一死以謝君王了。 當然了,信陵君的提法確實也算是合理,糧草對于戰爭的重要性,便是完全不懂軍事之人也略知一二。 只是,信陵君有些小瞧了趙括對于麾下趙軍的控制力。當然,在絕境之中,趙括作為一個新上任的主將,控制不住軍隊才是正常。 但歷史有些時候就是那么不講道理,即便在大輸潰敗的真實歷史之中,趙括也從始至終將四十萬趙軍的指揮權牢牢控在手中。直到自己中流矢而亡,四十萬大軍這才降了秦軍。 不得不說,這簡直有點兒像是個荒誕的奇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