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行細交代,一步三回首。 若是有的選擇,廉頗定然愿意待在大營之中,可惜求援的任務只能由他去完成。除了他,不足以說明戰事之艱,除了他,更不足以說服那魏國的君臣,除了他…… 可是他這一走,田單和周騏能約束好大軍嗎?尤其在西岸主力大軍陷入重重包圍之時,軍中沸反盈天之時,身為他國降將的田單,加上一個剛剛提拔成裨將的周騏,能頂住那些驕兵悍將嗎? 若是頂不住,不能在援軍抵達之后再行進軍,則自己與上將軍所商量的一切,都將付諸東流,而趙國又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想及此處,廉頗臉色微微變化,絲絲的汗水從額頭慢慢滲出。 略略思索一番,廉頗似是想到些什么,隨即從腰間解下自己的佩劍,長劍一橫,清冷的月光照耀在厚重的長劍之上,即便隔著厚重的劍鞘,依然能夠感受到長劍上逼人的寒意。 那是數十載拼死搏殺中,不斷積蓄的尸骨與血水化作的絲絲寒意。 廉頗輕輕摩挲著這柄跟隨了自己十數年的長劍,心中雖有不舍,但臉上卻是一臉決絕。 “田將軍。臨別之際,無所贈予,僅以此劍,助將軍掌控大軍。”雙手一推,廉頗嚴肅地對田單說道:“還請將軍切勿相辭。” 田單看著廉頗抽劍,摩挲、遞劍這一系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的動作,微微愣在當場。但很快,田單便明白廉頗的用意。 的確,自己雖然有些威名,但那點腦子威名都是在齊國打出來的。而自己作為一個齊國人,在趙國雖然有些年頭了,卻實在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空有都平君的名號,卻在趙軍之中并沒有真正的威信。 而身邊的周騏,勇則勇矣,打戰或許是一把好手,但他的出身便已經決定了與將門世家們存在著隔閡,指揮麾下一兩萬大軍尚可,想要十余萬大軍聽從他的命令,顯然有難度。 可是,田單也更知道,隨身佩劍的意義,甚至有劍在人在之意。豈能輕易交付他人。如今,卻是雙手奉給了自己,無異于將自己的身前身后名托付給了自己,這已經不能用信任來表達了。 田單看著面前的長劍,不由慨嘆:趙國有如此忠誠之將,確不該亡也。 一旁的周騏顯然也是一驚,雙眼不住地在廉頗與田單二將之間徘徊。他知道,廉頗遞過的不是一把劍,而是趙國的希望,而這交接,也不僅僅是一場關乎十余萬大軍調配權利的交接,更是一份責任的傳承。 接過這柄長劍,田單便再不是即墨城中火牛沖陣的安平君,而是趙國之國士——都平君了。 田單自然也明白此劍之重,故關之上,趙括對自己說過的話語一遍遍地在腦海中回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