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眼見著十數萬大軍已經奔騰而出,然而,缺月之下,光狼城壁壘中秦營的熱鬧卻是絲毫不減。 而其中最為忙碌的莫過于司馬錯了。 從自己的精銳大軍之中剝離出大軍,又將自己部分的大軍與來自河內的新卒進行混編,簡直忙得不亦樂乎。 剝離大軍倒也還好,以營為單位,逢三抽一也就是了,成建制地劃歸過去,也算是在最大限度上保留著大軍的戰力了,到時候歸建也好歸建不是。 什么?要擅攻不要擅守的? 不存在的,司馬錯表示自己手下戰力很平均,再說了,自己守完了壁壘也是要推進的好伐,而且你們那邊攻完壁壘之后便要轉入守勢,你確定不要擅守的營曲? 因此,為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則,逢三抽一,是最好的選擇。 好容易忍著心疼,將自己的心頭肉剝離出大半,緊接著更為頭疼的一件事情擺在了司馬錯的面前——整編——將自己所剩不多(兩萬五千人)與來自河內的五萬新卒進行混編。 沒錯,混編。 不混編是肯定不行的,畢竟那五萬人之中,除了曲長以上的將領,幾乎都是放過放下鋤頭的農夫,稍稍適齡一點的便被安排成了伍長,在強壯一點的就安排做了什長,會打獵的就編成了弓兵,會砍柴的就是步卒。 若是不混編,這只隊伍的戰力可想而知了。 可是混編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之所以困難,不是底下的將士們不聽將令,而是這個比例實在難以掌握。 混入的精銳老卒多了,沒錯是可以更好地提升這只混編隊伍的戰力,可代價卻是一直身經百戰的老兵隊伍的消失。 若是將兩萬五千精銳全數補充到這五萬人之中,形成一直七萬五千人的混編隊伍,恐怕因為新卒的拖累,其戰力還不如兩萬單獨的老卒。 這就是典型的一加一小于一。 而或是混入的精銳老卒過少,便如同向大海中撒鹽,根本毫無作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