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也有好消息,在養分離開襄汾兩天后,牛輔終于抓住機會趁楊奉停下準備扎營的機會在兩萬多賊兵中一陣沖殺,斬殺賊兵約三千人,賊兵四散而套的也有幾千,不過楊奉還是帶著大部隊成功地進入山區,隨后牛輔給衛宣來信明確表示,自己無能為力了,在東堩休整一日之后就會離開河東。 為了保持對賊兵的壓迫,衛宣在相逢又停留了兩日,然后傳檄襄陵和東堩所有人馬朝著濩澤集結,同時要求安邑再派遣以前郡兵前來支援。 兩天后,從安邑傳來消息,童淵帶著趙云和衛通以及道士左慈離開了安邑,準備去道洛陽、陳留, 衛宣終于也坐不住了,自己的強力外援相繼離開,一定要趁著楊奉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取得優勢。于是一支大約一萬戰兵三千民夫組成的朝廷大軍來到了白波軍曾經埋伏牛輔的那個山谷。 有了三百騎兵的機動力量和一百名斥候,衛宣對于楊奉偷襲襄陵的擔憂大大降低。接下來就要看如今河東的工匠們的生產能力了。好在衛宣背靠的是朝廷是整個河東,名義上至少還有十八個縣在朝廷官兵手中,所以太守陰德早就傳檄各地派遣工匠到安邑。 刀槍弓箭和盔甲每日都不停地生產。想來只要不出意外,己方的勝算自然會越來越大。 衛宣選擇在山谷外扎營,沒有夜襲,第二天也沒有埋伏順利地來到濩澤城下! 濩澤是一座小山城,沒有護城河,但衛宣也沒著急攻城,現在輪到他打造攻城器械了。他選擇了分別讓徐晃等人輪流帶著隊伍在濩澤列陣進行操練。 幾十人一百多人的隊列看不出來什么效果,但是一千多人列隊戰壕前,在城外不遠處齊聲高喊殺殺殺,對城內的賊兵還是有震懾效果的。 當然衛宣也沒有閑著,首先是潛伏在城內的白虎堂成員這時候四處活動,除了散布董卓大軍即將來臨的消息,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機會離間成了個白波軍各渠帥和小帥。如今郭太死了,王越也死在襄汾,正是施展離間計的最好時機。 一連兩天楊奉沒有派人出來夜襲,也沒有離開濩澤的打算,想來是他還不知道牛輔已經離開河東的消息。 雙方在濩澤城下對峙了三天,一名衛家白虎堂成員趁夜從城內帶來一個消息,就在白天楊奉似乎與韓瀣發生了嚴重分歧,差點火拼。 原來郭太還是大將軍的時候,韓瀣一直負責駐守濩澤,所以部下損失并不多,胡才在絳邑之戰后曾經在東堩單獨補充了兵力。李樂則是最慘的,先后兩次被破,第二次雖然沒有第一次損失大,但能夠順利回到濩澤的將士中他手下人數最少。四個首領算上留守濩澤和猗氏起來有兩萬七八千人,他只有四千不到。 胡才因為在襄汾城損失比較少還有六千人,而楊奉在猗氏單獨有兩千人控制了猗氏還可以不斷的補充兵力。 韓瀣雖然在當晚是第一個被牛輔破營的,但大部分都逃入了楊奉的營地,而且他在濩澤整整還有四千人,因此他還有八千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