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奉為了突顯自己的領導地位想再提拔自己的一位手下為將軍,就招致了韓瀣的反對,本來以往楊奉與郭太分開作戰,楊奉基本上都是一路劫掠沒有打過硬仗損失很小,這次被牛輔和衛宣聯合夜襲,損失比較大,韓瀣又是被安排在南邊承受了牛輔的第一波沖擊,加上后來朝著濩澤進軍的時候其他三人都不肯殿后,所以楊奉雖然有一萬兵,但在濩澤城內的卻是和韓瀣差不多。 在楊奉的領導下并沒有取得比較出色的戰績,上一次伏擊牛輔雖然是楊奉出謀劃策,但領導者畢竟是郭太。韓瀣不服楊奉也是有理由的。郭太當老大的時候韓瀣最舒服負責看守糧草,楊奉做老大,自己第一個被迫營,韓瀣當然有想法。因為難免距離東堩最近! 當然最主要的是他一直在濩澤看守物資,難免中間有中飽私囊的時候,尤其是李樂和胡才因為糧草輜重都是韓瀣保管者的,自然有求于他。 以前大家都是將軍,現在楊奉要提拔一個手下相當于抬高自己的地位,韓瀣擔心如此下去他的地位受到威脅,而且他也覺得自己的實力完全可以抗衡楊奉。 李樂和胡才想勸兩個人。韓瀣卻認為楊奉既然以前都是單干的,現在也可以單干,自己和李樂、胡才守濩澤伺機為郭太報仇也是可以的。不離開也可以楊奉部隊的糧草需要從猗氏自己運過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楊奉絕對沒想到韓瀣這個時候跟他來這一手。尤其是糧草,以前郭太是大將軍,他們四家的糧草都是放在一起的,這是想用糧草脅迫李樂和胡才抱團排外呢。 楊奉擔心的還在后面,如果白波軍不能形成統一指揮,自己又要派遣一兩千人去猗氏運輸糧食,路上風險是非常大的,因為衛宣展露出來的騎兵數量就有三百,三百騎兵突襲一兩千人的運糧隊那是很輕松的。如果讓牛輔抓住云兩隊那就是全殲的命運。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楊奉在濩澤的兵力繼續減少,到時候衛宣猛攻城池的時候,他就很難指揮其他三人賣力守城! 楊奉也很郁悶啊,如果當初不是為了起義軍共同利益,他怎么會在聽說董卓派遣牛輔進入河東之后立即帶著幾乎全部人馬來到濩澤,然后策劃了一次伏擊,這個時候郭太等人可能也差不多的形勢,但自己就可以趁機奪取襄陵甚至楊縣,隊伍的規模可能已經達到兩萬,甚至更多,就算進不來王屋山,躲道霍大山里去也不錯啊! 現在轉了一大圈又被逼迫走上了這條路,他當初何苦來哉!最后楊奉做出了讓步,不在提拔手下人,但白波軍必須統一協調指揮,自己臨危受命從襄陵退回來,然后帶領大家整編郭太的手下人馬,現在官兵兵臨城下,所有人必須服從他的統一指揮。 韓瀣一心想自己做老大,雖然表面上同意了,但堅持要讓楊奉從猗氏云糧草來,他的理由是猗氏在東面,官兵在西面,只要小心一點是沒問題的,而且現在猗氏不是戰場,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是。加上駐守兵力不足,很容易被官兵突襲,還不如運輸到濩澤城內來安全。 其實韓瀣之所以要如此,除了脅迫李樂和胡才支持自己外,也在為躲進王屋山做準備了。說到底還是對自己和手下沒信心。到了山里面糧草比手下人還要有發言權。 楊奉寧可不擔任統一指揮官,但這運輸糧草的事情不能輕易松口,于是雙方又吵起來了。楊奉是世家子弟出身,講謀劃韓瀣等人加在一起也不是楊奉的對手,但要說吵架或者單挑楊奉就不是這些人的對手了。 最后韓瀣更是提出來楊奉作為大首領帶領大家的第一仗就折了王越大俠,這讓白波軍欲背后哪位神秘任務的關系也變得緊張,楊奉應該對此負責。 楊奉終究是氣不過,竟然帶著手下兵馬離開濩澤,直接回猗氏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