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文化壟斷-《武俠穿越從尋秦記開始》
第(1/3)頁
項少龍嘆了口氣,道:“大王,我已經后悔出這個點子了,投入巨大,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可是清兒熱情很高,根本不考慮賺錢,我怕我最后會成為窮光蛋。”
秦王哈哈大笑,道:“少龍當初拿著紙和鹽的秘方送給寡人時,是何等的豪氣,怎么現在這么小氣了?”
項少龍道:“大王,紙和鹽送給大王,我項少龍雖然沒有賺到錢,但是這項技術是賺錢的,可是這印刷術在誰手里都沒法賺錢。技術的發展可以推動時代的進步,可是想讓人們鉆研技術,就一定要讓技術可以盈利,利益就是技術進步的動力。不能盈利的技術會被淘汰。印刷術對于文明的傳播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只是現在讀書識字的人太少,要是天下人都識字,我不只不會賠錢,還能日進斗金。”
項少龍偷偷看了秦王一眼,普及文化,涉及到國家政策和貴族的底線,他不敢明目張膽的提出來,只能點到即止。
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世界有多大,西方還有與我們不同種族的人,當他們發展起來以后,會是我們的災難。作為統治階級,他們認為愚民政策可以讓政權穩定,如果百姓比貴族還聰明,那數量那么少的貴族還怎么管理這個國家,豈不是要天下大亂?至于民族發展,根本不在他們考慮范圍內,也還沒有形成民族的概念。
秦王笑道:“天下人都讀書識字,怎么可能。就讓琴太傅折騰折騰吧,實在賠的厲害就關了,以少龍和琴太傅的財富,餓不到的。”他是知識壟斷的既得利益者,怎么能輕易向百姓開放知識。
項少龍很想提出義務教育,開辦學校,有了紙和印刷術,為普及教育提供了便利。秦王要是能同意,最好把印刷廠也接過去,普及教育、傳承文明本來就是政府的責任。可看秦王連深談的意愿都沒有,可見要改變這種貴族、世家愚弄百姓的時代是任重道遠啊。
呂不韋聽說了印刷廠的事,也來找項少龍想出版他的《呂氏春秋》。當然,他知道項少龍很賠錢,也就沒好意思讓項少龍為他再往里搭錢,人工、成本都自己出,他也不差錢,要的就是名。
項少龍雖然和呂不韋不對付,但也沒有拒絕。
《呂氏春秋》的觀點雖說與現在的秦國以法治國格格不入,但好歹也是一部傳世經典,當前天下未定,法制讓秦國強大。可是當天下一統后,再嚴苛峻法,只怕也是亡國之道。
秦國因變法而強大,可以說適應了時代。商鞅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有經天緯地之才,可是和秦孝公一番談嘮,發現秦國這種野蠻人不適合“帝道”“王道”,只適合“霸道”,所以為了迎合秦國的性格,制訂了嚴酷的法律,以奸民統治良民,最后連他自己也死于自己制定的律法,作法自斃。
但秦國卻以此飛速發展,實現了彎道超車,一躍成為天下霸主,在統一的道路上,一路過關斬將,所向無敵。可是統一之后,天下的形勢已經變了,可大秦帝國還是死守著酷法。這個戰勝了李牧、廉頗、樂毅、田單、孫臏、吳起、戰國四君子的強大帝國,卻被陳勝、吳廣兩個泥腿子撬動了帝國的根基,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就說“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桃江县|
乐清市|
碌曲县|
南城县|
重庆市|
河间市|
珠海市|
贵阳市|
铁岭县|
柘城县|
昭觉县|
商南县|
临安市|
德州市|
安吉县|
汝州市|
辉县市|
郎溪县|
嫩江县|
阜南县|
砀山县|
大宁县|
阿合奇县|
伊金霍洛旗|
拜泉县|
榆社县|
紫云|
永靖县|
噶尔县|
故城县|
陇南市|
桐乡市|
柯坪县|
宾阳县|
锦州市|
邵阳县|
临猗县|
上饶县|
怀集县|
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