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告別是一部多樂章的奏鳴曲,每個樂章的節奏、音色、情感色彩都不一樣。
如何透過層層迷霧將航線路標插在繁雜的音樂內部,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
它既需要感性的理解,同時也需要理性的保駕護航。
此處的感性因人而已,有人偏向于用通過對音樂外部的解讀, 有人偏向于通過樂譜上的音符關系解讀。
即便融合了原主對音樂的部分理解,但李安還是堅定站后者。
譜面大于一切。
這也是他近一段時間以來練習告別的中心指導思想。
在樂譜中標注力度的片段,通過不同力度的音色演奏,在強弱的轉換中通過手指技術使樂曲更為鮮明的標表現出音樂的戲劇性,即他所理解的作曲家在創作時的情感流露。
客廳昏黃的燈光下,魏三碗靠坐在鋼琴一側的老舊沙發,凝實的目光穿過老花鏡,落在鍵盤上來來回回的雙手。
他一手握著茶杯, 一手搭在沙發扶手上,皺巴巴的手指不時跟著跳動在空氣中的節奏敲打兩下。
顯而易見,從第一樂章到第二樂章,李安的處理很清晰。
每一個動機前后都有明確的處理。
但很遺憾,第二樂章臨近結束時候,他已經記不清李安在這一樂章開始的處理部分,更不用說第一樂章。
彈得真不錯,可沒有給他什么記憶點。
魏三碗心里如是說。
隨著鋼琴上的手指在漸慢中像是點點失去力量的支撐,音符在一個附點接連一個附點的向下墜落。
直至琴箱中再沒有半點聲音傳出。
他聽到了,哪怕到最后一刻,李安都在控制手指的下鍵的力度。
技巧上完成的極富規格。
可情感呢?
-
李安輕噓一口,收臂扯手結束演奏。
他覺得自己這遍彈得還不錯。
“老師。”
他側身看向一旁。
片刻后魏三碗像上次夸贊他的月光一樣,毫不保留的說出了真實聽感:“太平。”
氣氛一瞬沉靜。
李安微微皺了下眉,平?
他不質疑魏三碗的點評,只是作為一個演奏者的下意識反應。
至少在他聽起來并不平。
尤其是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結束之后的動機再現, 他覺得是自己剛才這遍處理的相當到位。
一番虛心的請教過后,李安明白了魏三碗指出的“平”。
情緒。
音樂沒有表達出一種給人印象深刻的情緒。
看著李安依舊疑惑的眼神,魏三碗提示道:“你覺得自己投入了, 和別人聽見你的投入是兩碼事。”
李安一愣,隱約從這話里找到了些靈感。
“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從各個角度思考,從作曲家的角度思考,從聽眾的角度思考,但最后還得回到自己的思考。”
魏三碗最后囑咐:“練琴的時候一定要多思考,第一節課我就告訴你了。”
李安思索片刻,沉吟道,“謝謝老師,我知道了。”
魏三碗笑笑:“行了,別坐那了,過來喝口水。”
后面的時間李安陪老兩口聊了會天,講了講他的十一。
說到雅樂買琴包過考級的事情,魏三碗破口大罵。
但罵歸罵,有些事情魏三碗也沒有辦法。
他要是跳出來說句話,在蓉城范圍內還是有相當影響力的。
可他不能,這里牽扯的問題太多。
這不單單是砸人家的飯碗。
他魏家班培養出來的學生,開了琴行當了老板, 就一定是干干凈凈的嗎。
有些事他清楚著呢。
魏三碗嘆了嘆,看向李安:“咱們做教育,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些錢可以掙,有些錢咱不能掙。”
這話要換做李安剛畢業的時候聽,他舉雙贊同。
他現在也贊同,但保留一些意見。
-
臨走前魏三碗提了個事。
“對了,幽幽下個月出初回國。”
李安腦海中閃過一個人影。
魏三碗掏出煙,李安幫忙點上。
“你也來一根。”
李安給自己也點上了一根,
“這次她維也納那邊的老師,奧拓也會跟著過來。”
李安心喜,前段時間他還在網上看過對方在漢堡音樂和戲劇學院的大師班講座視頻。
克里斯托弗.約翰森.奧拓,維也納國立的鋼琴教授,非常知名的德派鋼琴演奏大師。
他知道這個人,他和林幽幽當時還沒畢業的時候,魏三碗得知林幽幽想出國,就把林幽幽推薦到了奧拓那。
“我們也好多年沒見了。”魏三碗感慨。
這段李安有印象,他大二那年,魏三碗去圣彼得堡做學術訪問,和奧老頭結下了一面之緣。
聽到大師要登錄蓉城,李安心里頓時癢了起來。
魏三碗咧嘴道:“按照管理,咱們學校的留學生畢業回國都要開匯表演音樂會。”
“幽幽能折騰,也懂事,借著回國要開音樂會這事,硬是自己掏腰包把奧老頭也請了過來,電話里給我說,讓奧老頭來給師弟師妹們開次大師班。”
“這是好事啊。”
李安跟著點點頭,確實是好事,小林有心了。
“所以我尋思人既然都答應來了,跑一個學校也是跑,跑三個學校也是跑,我就幫忙聯系了蓉城周邊的幾所學校,到時候奧老頭幾處講講課,開開音樂會,這來回的機票,食宿,辛苦費也就出來了,也就不用幽幽自己掏腰包了。”
一舉兩得,老師也有心了。
魏三碗掐滅煙頭,“李安,這個月你好好準備準備比賽那幾首曲子。”
李安會意:“明白。”
魏三碗:“到時候讓奧拓幫你好好聽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