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顯允有何問題盡管道來便是,瑜但有所聞,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林哲抿了抿嘴,開口問道:“公瑾此去江東,可是打算投奔孫伯符?” 周瑜疑惑的點了點頭,見林哲如此鄭重,他還以為會問出什么問題,沒想到就只是這個? 還沒等周瑜想明白,林哲繼續問道:“那不知公瑾為何有此打算?據某所知,袁術似乎曾經招攬過公瑾吧...” 周瑜雖然疑惑林哲為何會知道袁術招攬自己一事,不過他還是施施然的答道:“袁公路無謀,且好大喜功,難成大事,策乃某之大兄,瑜與之相交莫逆,自然決心投奔...” “公瑾覺得袁術難成大事?那敢問公瑾...” “何為你口中的大事?!” “既然公瑾覺得孫伯符可堪大任,那孫伯符又意欲何為?” 這個問題相當于把周瑜問林哲的又重新給拋了回去,然而同一個問題,林哲容易回答,但是周瑜就不一定好回答了。 劉備還可以說為了興復漢室,但是孫策若是如此說,別說林哲不信,便是天下人也沒有幾人會信。 對于林哲的刁難,周瑜卻絲毫不慌,他眨了眨眼睛,狡黠一笑。 “伯符所為,皆為上命。上有令,大兄不敢不從...” “違者,便是不忠!” “大兄之父命喪荊州牧劉表手中,兄長若不思帶兵拿下荊州為父報仇,乃是不孝!” “伯符乃是忠、孝之人,自然要發展兵勇,以圖后效!” 這回答,真的是...絕了! 就連魯肅都不由得暗暗佩服周瑜的急智,林哲這問題其實很刁鉆,不管周瑜如何答,都是死局! 如果說孫策和劉備的目的一樣,同樣是打算匡計漢室,攘除奸兇,清君側,扶幼帝。 很顯然,這并不能讓人信服,反而給人一種虛偽的形象; 但是若說孫策的目的就是為了爭霸天下,那更不行了! 劉協還沒死呢,你怎么就要爭霸天下了? 哪怕幾乎所有諸侯都是如此想的,但是也不能把這件事情放到明面上來講。 不過正如林哲的應對一樣,周瑜的回答也同樣堪稱完美。 他把一切都推到了袁術的頭上,大兄想要干什么并不取決于他,而是取決于袁術。 哪怕大家心知肚明孫策投奔袁術只是權宜之計,但是事實就是如此,誰也抵賴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