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當看到魯肅表情有所意動,周瑜終究還是忍不住了。 姑且不論魯肅的才華,就只看兩人眼緣。不知怎地,周瑜總覺得自己仿佛前世就和魯肅有著很深的羈絆。 所以對于林哲來“搶人”,周瑜是相當不愿意! 他抱了抱拳,一臉謙恭,而后開口問道: “顯允曾言,這亂世諸侯并起,心思各異,敢問...” “何以至此亂世?” “嗯?” “何以至此...亂世?” 林哲低聲喃喃了一遍,而后不由得皺眉,他著實有些拿不準周瑜問這個問題的目的。 董卓帶兵進京,謀位廢帝,惑亂朝綱,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 周瑜大概率不會傻到去問一個大家都清楚的答案。 那他問這問題的目的就很值得深思了啊! 見林哲思考,幾人也沒有打斷,就連一旁的呂玲綺都默默的放下了筷子,靜靜的跪坐在他身旁,甚至都不敢大聲呼氣,生怕影響到了林哲的思路。 林哲思慮良久,終于開了口。 “自商周起...” “天下之亂,無外乎帝、臣、民三者!” “君賢臣明,朝堂之上,自然多君子,少小人,上行下效,民則無憂矣?!? “為君者心存臣民,為臣者心慮君民,為民者心思國家,三者皆有,內不生亂而維穩,則天下可定!” “若君昏臣賢,好比枝粗而干枯,前有伊尹廢帝,后有霍光篡政,皆此理也。民存而附,或生禍患,或安居樂業,皆系臣子一人之身,礙于君臣之道,久之則必生禍端。” “反之,若君昏臣奸,則朝堂之上黨派征伐,地方諸侯人心思異,則禍期不遠,徒茍存也!” 林哲拿不準周瑜究竟想要干什么,所以答案不偏不倚,回答的很是智慧。 當聽完林哲的話時,周瑜先是一愣,隨后眼里便流露出一抹肅然,就連他也沒想到林哲居然會如此回答。 “顯允所說,確乃國興之根本...” 周瑜端起桌上的酒杯,先是舉杯朝林哲示意,而后將其一飲而盡,長嘆一口氣道:“君如舟、臣如舵、民如槳,君、臣、民,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可亙古至今,長盛不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