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主體思路,就是突出戀人分別時,那種無奈的宿命感。 和誰分別的時候,會這么無奈呢? 第一個閃現在盧盼盼腦海中的人,讓盧盼盼自己都吃了一驚。因為這個人,并不是現在在她身邊的鐘不群,甚至不曾是她的戀人,反而是當年在她遭受班上同學排擠的時候,于放學路上對她施以援手的小哥哥。 那個連臉都已經在她記憶中變得模糊,卻總能在她最脆弱的時候浮現在她腦海的小哥哥。 盧盼盼甚至連對方叫什么名字都沒有問過,也和他一直沒有再見的緣分。 或許,當年他帶給自己的療愈,是無價的吧…… 作為一個學生,每天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學以及其壓抑的模式相處著,日子該有多難熬……父母表面很是關切、內心望女成鳳的類型,和他們訴苦,最終只會挨一頓說教,收不到任何有意義的寬慰。 在那個時候, 遇到一個能夠為自己帶來心理療愈的人,該是多么可貴。 那么懵懂的年紀,對那個小哥哥應該不算是喜歡,只能算是有些感激而已。豁出去了。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就想象著是在與那個小哥哥分別好了。那種對摯友的,對曾經無條件幫助過自己的人的依依不舍,只要她不說,鐘不群也不會知道不是? 總之戀人的身份和屬于戀人的感情,對于盧盼盼來說,這些從始至終就只屬于鐘不群不是? 思緒有了寄托,盧盼盼的思路仿佛瞬間就打開了。已經在腦海中逐漸成型的動作編排,加上情感的投入,二者合一,她成功地在時間截止前的最后幾秒完成了總體編排。 「我從前帶你基礎課的時候還沒發現,你舞蹈編排方面的潛力還真不一般。「目睹了盧盼盼編舞的全過程,主考老師由衷地贊道,「現在,是時候讓你好好展示一下了。」 「好。」應該算是……準備得差不多了吧?盧盼盼認為自己目前做到的程度,最多就算是勉強完成了這一項考核的任務而已,能不拉總體分數,就應該謝天謝地了。 聽老師這么說……可能她在編舞階段的表現看上去還不錯? 不管了,每場考試總得要提交答卷的。一直躊躇不前,那就永遠不可能觸碰到最好的結果。 盧盼盼站到考場正中間,擺好準備的動作,主考老師播放了編舞的音樂。 《茶花女》的音樂,卻配上與愛情故事并不十足相關的舞蹈。好在盧盼盼作為舞者感情豐沛,和她自己預設的角色與情節挺相和。如果是從沒聽過這段配樂的人,在看到這樣一段舞蹈的時候,還真的很容易被帶入摯友甚至至親分離的那種場景。 多少跳出了她抽中的關鍵詞所關聯的宿命感。 盧盼盼的舞蹈水平自然不用過多強調,難得的是她抽中題目以后的反應能力。 迅速把配樂鏈接到自己剛好學習過的劇目,這固然需要靠運氣,不過沒有向如此空泛的題目屈服,這可能本身就值得一個不低的分數了。 考試期間,與老師眼底流露出的經驗相反,盧盼盼還不夠滿意自己的表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