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太太好笑,帶了滿臉驕傲應(yīng)道,“那也是你手藝好,否則人家也不會(huì)來,是不是?” 陶紅英苦笑,“就是鬧得山谷有些烏煙瘴氣,我打算同二哥說說,以后山谷里只賣些果酒就行,客人不能帶酒了,萬一鬧出事就麻煩了。” “行,你和你二哥商量吧。”老太太也沒在意,倒是佳音聽著這事兒好似有哪里不對勁,琢磨著這幾日去山谷看看。 一夜無話,第二日蕙娘眼見天氣好,就要搬到村長家里去。 老太太留她多住幾日,她卻不肯。 老太太只能幫她拾掇行李,忙里忙外。 蕙娘逃到這里的時(shí)候,身無長物,反倒帶了一身血。 如今也不過是把他們夫妻睡過得被褥包了,加上兩套陶紅英給的衣裙鞋子,一些零碎的用物。 老太太又取了十兩碎銀子和幾把銅錢塞到一個(gè)大荷包里,直接給了蕙娘。 “這點(diǎn)兒零錢,你拿著。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就盡管買回來。” 蕙娘還要推辭,老太太卻玩笑道,“別跟我客氣,這是借給你的,等嚴(yán)……等李勇回來,我肯定找他要賬。” 蕙娘這才紅著眼圈兒收了,她想做繡活兒,想給孩子添些東西,沒有銀錢確實(shí)不成,原本還犯愁怎么開口借錢,老太太就想到了。 救命之恩,加照料她們母子之情,何等深重,她牢牢記在心里,盼著以后慢慢報(bào)答…… 村長家老伴身體不好,平日很少在村里露面,基本是足不出戶,村人們敬著村長,也隨著村長的姓氏叫她一聲吳大娘。 吳大娘一早就曬了西屋的炕席,又拿著掃帚把西屋打掃干凈,燒熱了炕。 等著李老太等人搬了行李,扶著蕙娘過來,西屋已經(jīng)是一番新氣象了。 蕙娘溫溫柔柔同吳大娘道謝,李老太抱了孫女坐在一邊陪著閑話兒。 村長是個(gè)閑不住的,村里村外恨不得每日都走三四趟,總留吳大娘一個(gè)人在家,左鄰右舍的婦人們也都各有活計(jì)賺工分。 所以,吳大娘很是孤單。 如今多了蕙娘作伴,她打心眼里高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