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聽說蕙娘會刺繡,她就更是笑的合不攏嘴了。 兩人愛好都相同,以后可是找到同路人了。 很快,兩人就商量好,最近繡幾塊帕子,拿去城里繡莊問問價格,最好再接一些大塊繡品,多賺點工錢。 李老太湊趣,“我這手笨,刺繡肯定是幫不上了,但我家有幾塊好料子,都是崔夫人和侯爺給的,等我有空閑送過來。” “這就幫了大忙了!”吳大娘身體虛,臉色微微有些蒼白,但笑的卻很慈祥,拉了李老太的手,發自內心的感激。 “最該謝的,就是你送了蕙娘這么好的一個伴兒過來。以后啊,我家那老頭子愛去哪兒,就去哪兒,我可不管了。等蕙娘生了,家里又有小娃娃了,就更熱鬧了。” 不想話音沒有落地,村長就回來了,笑呵呵問道,“哎呀,我就去了一趟河灘地,怎么就要被攆出家門了?” 眾人都是笑起來,吳大娘嗔怪,“你屬狗耳朵的啊,說什么都聽得見。” 蕙娘起身行禮,村長擺手,囑咐著,“蕙娘啊,我們老兩口沒有兒女,你來住著,我們都歡迎,一定把你當親閨女照看。你也把這里當家吧,踏實住著。” “謝謝村長大伯。”蕙娘又行禮,惹得老爺子不自在,說幾句話就又走了。 自此,蕙娘搬出李家,就住到了村長家里,同老兩口一起過日子。 蕙娘勤快,身體養好了就幫忙做飯洗衣,閑下來就繡花,把村長老兩口喜歡的,真是把她當親閨女一樣了,也把她肚里的孩子當親孫子孫女盼望。 李家負責蕙娘的補藥,每日做了好吃的,也會送一份過去,盡力關照。 天氣一日暖過一日,山野間的雪色迅速褪去,田地里也露出了斑駁之色。 一切都好似在憋著一股勁兒,只等春風吹,春雷響徹四方,就開始全力生長,讓春的氣息覆蓋整個世界了。 村人們選了吳三叔接替李老四的位置,照管山上的果園。 河灘地依舊是村長負責,李老二上午教授孩子們讀書,下午去山谷,都忙得腳不沾地。 佳音更是每晚都找機會進空間小院,各種蔬菜育苗,還有最重要的西瓜秧、香瓜秧,都要陸續開始準備了。 今年種瓜,額外還要帶著大槐樹和大小王莊的,這可是個大工程。 自家河灘地分出二十畝種花生和地瓜,其余五十畝,今年都打算種瓜,加上三個村子,一村十畝,就是八十畝的秧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