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什么奸宦一當權,好好的大明就會被整的一灘糊涂呢? 其實很簡單,奸宦奪權是為了什么,治國,別開玩笑了,他們連后代都沒有治理好了有什么意義?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他們奪權,純粹就是為了眼前的名利! 比如王振,掌權之后,舉朝稱其為“翁父”,這名有了。 至于利,明代宗下旨籍沒其家產時,僅金銀就塞滿了六十多個庫房,玉盤搜出來一百多個,高六七尺者珊瑚樹都有二十余株,其它珍玩則不計其數,足見其獲利之豐。 又比如劉瑾,掌權之后,舉朝稱其為“立皇帝”,這名也有了。 至于利,明武宗下旨籍沒其家產時,搜出黃金二百五十余萬兩,白銀五千余萬兩,其它珍寶細軟不計其數,這獲利,也只有史上第一貪官和珅能和他一比了。 再比如魏忠賢,掌權之后,舉朝稱其為“九千歲”,世人只知有九千歲,不知有皇上,這名已經曠古爍今了,再沒有任何人臣能有他這名氣了,因為九千歲再往上就是萬歲爺了。 至于利,由于崇禎下旨捉拿魏忠賢時走漏了消息,魏忠賢在去鳳陽途中畏罪自殺,他所貪污的財物去向成迷。 有史料記載的,僅僅是他自殺之前所暴露出來的一些財富。 比如,他被貶去鳳陽守陵時攜帶財物兩百多車,自縊后,被其隨從瓜分。 又比如,他貪污內幣為自己修陵墓,前后貪污共計三百余萬兩。 再比如,他大封親族,有侄子、侄孫、姻親共計十七人受封左右都督、伯爵、侯爵、公爵等官職和爵位,每人賞賜的銀兩、田地、府邸,價值少則幾萬兩,多則上百萬兩。 再比如,他強取豪奪京城十多處豪宅,每一處都價值無算。 這十多處豪宅史料也沒有一一記載,只有一處,有相應的記載,因為這處豪宅的來頭很大,他是直接搶了皇親國戚的! 這處豪宅便是明世宗賞賜給寧安大長公主朱祿媜的府邸,魏忠賢看上這處府邸之后,一開始是想低價買下來的,畢竟人家是皇親國戚不是,直接開搶有點不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