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說著,門很快再次打開。 一個穿著青色長袍的年輕士子站在門內(nèi),還未說話,劉備就急忙道歉道:“可是諸葛先生?剛才是我三弟莽撞,還請先生勿要責(zé)怪?!? 那士子奇怪道:“足下是?” “在下劉備,字玄德?!? 劉備就介紹道:“這是我二弟關(guān)羽,字云長,三弟,字翼德。” “原來是左將軍。” 年輕士子向劉備拱手行禮。 吳當(dāng)與單彝也拱手行禮道:“子平先生?!? 子平先生? 劉備一時疑惑,這年輕人莫非? 諸葛均笑著說道:“在下諸葛均,字子平,左將軍要找的是我兄長吧?!? “原來是子平先生?!? 劉備這才得知眼前的人是諸葛亮的弟弟,于是詢問道:“不知道孔明先生現(xiàn)在在家否?” 諸葛均說道:“卻是不巧,這兩日兄長帶著嫂夫人回了妻舅家去了。” 妻舅并不是指妻子的兄弟家,而是指岳父家。因為漢代把岳父稱之為舅,因此妻舅在當(dāng)時也指娘家的意思。 劉備有些失望,但還是強打起精神問道:“這倒是來得不是時候,不知道先生何時才會回來?” “這個說不好,也許三五日,三許過了這個冬天才會回來?!? 諸葛均說道:“若是將軍有急事的話,可以去沔南白水尋他,雖說離隆中有些遠,但若坐船的話,從沔水至黎丘,再往東向章陵的方向去二三十里,就能到白水了?!? 劉備搖搖頭道:“先生去了妻舅家,怕是不便叨擾,既然如此,那煩請子平先生告知孔明先生,劉備再擇日登門拜訪?!? “將軍不進屋坐坐嗎?” 諸葛均問。 劉備笑道:“天色已晚,就不叨擾了?!? “那我就不送將軍了?!? “先生,告辭?!? 劉備向他拱拱手,轉(zhuǎn)身離開。 諸葛均便站在門口算是目送他離去的背影,等他消失在了林間,這才關(guān)門。 阿奴脆生生地道:“少郎,那個黑臉大妖怪看到了沒有。” 諸葛均笑著說道:“那是左將軍的三弟張飛張翼德,不要說人家是妖怪,免得人家不高興?!? “可是他長得是像個黑臉大妖怪嘛” 阿奴嘟囔著嘴。 諸葛均笑著搖搖頭回到了草廬繼續(xù)念書去。 山里不知歲月,劉備在離開隆中之后,就又北上去了一趟宛城。 其實他在宛城還是有一定根基,當(dāng)?shù)匕傩?、官員都非常愛戴他,聽說他回來,紛紛迎接。 在宛城待了一些日子,到十一月底,便南下再次回了襄陽。 因山里清寒,劉表就從峴山搬回了楚王府,聽聞劉備來了,一直不肯召見,直到這些日子劉備屢次上書,實在沒辦法推辭才讓他去見一次。 主要也是劉表知道自己理虧,讓人家劉備幫忙給自己打工,又是北上跟曹操打仗,又是去和劉璋打。 最后甚至還把他派去了瘴氣叢生的荊南地區(qū)去平定蠻人叛亂,弄得像是變成了他手中的工具,用的時候就利用人家,不用的時候就甩在一邊,實在有些不厚道。 但賈詡也說了劉備是個自己稱帝的不穩(wěn)定因素,所以在沒辦法下手將劉備除掉的情況下,劉表就只能選擇拖一拖劉備,自然不能讓他壯大起來。 這次劉備來覲見他之后,果然又是來找他要武器糧草裝備,可人家劉備也有理由,給你打工,還不給糧草武器裝備,也太不講究了。 劉表雖然理虧,可還是遵守了賈詡的話,最終只是給了很少的一部分糧草先打發(fā)了,沒有給予劉備想要的糧草武器裝備。 十二月荊州下起了大雪,風(fēng)雪之中劉備再次啟程前往隆中。 等到隆中鄉(xiāng)時天地已是白雪皚皚一片,劉備穿著一件紫色的長袍,外面套著大紅色的毛絨斗篷,見這天色正喜,說道:“卻是好大的風(fēng)雪?!? 張飛嚷嚷道:“這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咱們不在家長坐暖爐旁休息,卻要跑那么遠見那無益之人,真怕凍壞了大兄身子?!? “我正欲讓孔明知我一片誠心,若三弟怕冷的話,可自先回去,我與云長前往即可。” 劉備抻了抻衣帽上的風(fēng)雪。 張飛忙說道:“跟著大兄出生入死,死都不怕,怕什么冷,我是怕大兄白費一番心思,就算去了之后,那孔明不答應(yīng)可如何是好?!? 關(guān)羽說道:“既是元直先生所言,想必孔明先生也有一番拳拳報國之心,不然元直先生也不會舉薦。” “不錯?!? 劉備也說道:“孔明先生與小先生相交莫逆,自也是心系漢室之人吧?!? 三人正說著,已經(jīng)是走過眭亭,進入山崗之中,山道崎嶇,竹影森森,在道路左側(cè)竹間,卻是有一竹屋,里面?zhèn)鱽砀吒杪曇簟? “大兄快看?!? 關(guān)羽指著那竹屋說道:“前面就是孔明先生家,唯獨此處有竹屋,莫怕是先生與友人在高歌?” “哦?” 劉備便說道:“一同去看看。” 三人策馬來到竹屋前,歌聲已經(jīng)愈發(fā)清晰。 就聽到里頭高談闊論,嬉笑不停,而且還有酒味傳出,勾得張飛不由自主的吸了吸鼻子。 “誰啊?!? 似乎是聽到了門外的馬蹄聲,有人問道。 門口有門簾,只隱約見里面人影綽綽,劉備在外面喊道:“不知孔明先生在否?” “請進?!? 門內(nèi)有人說了聲。 劉備就進去,見到里面有三個中年儒生,此刻正烤火煮酒,一同高歌,便拱手說道:“不知哪位是諸葛孔明先生?” 其中一人問道:“你找孔明有何事?” 劉備依舊拱手,認真說道:“在下劉備,字玄德,聽聞隆中有大賢,便來尋訪。” “哈哈哈哈哈?!? 三人大笑著。 其中有人說道:“這隆中確實有大賢,但我們并非孔明?!? “哦?” 劉備忙問道:“不知三位是?” “在下石韜,字廣元。” “在下孟建,字公威?!? “在下崔均,字州平。” 三人一一行禮,正是石韜、孟建、崔均。 “原來是三位大賢?!? 劉備從徐庶那聽說過三人的名字,他知道這三人是他們的好友。 能跟諾葛亮徐庶沈晨當(dāng)朋友,肯定胸中必有智謀,而且對世事也一定會有他們的看法,因而他拱手說道:“而今天下大亂,刀兵四起,諸侯割據(jù),奸臣弄權(quán),漢室傾危,三位大賢為何隱居于此,不問世事呢?” 崔均笑著搖搖頭道:“我知皇叔雖有仁義之名,但依我看,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并非人力所能改變。自古以來,治亂無常?!? “這是何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