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么多年攢下的錢,鄭德陽聽說趙青松要搞養豬場,因為很相信趙青松的眼光和能力,二話不說就都投進來了。 全部身家都壓在這里。 他也不想白忙活,但照現在的勢頭看下去,他的錢有很大可能要打水漂。 這批豬崽就是年底的收成,現在豬崽長得不好,大豬的錢拿來治小豬,發伙計工資,到時候一分,能有幾個錢? 他把手里的煙頭掐滅:“你今天把大家伙兒都叫上了,你給哥透個底,你是不是有什么辦法?你就直說吧,別溜你哥了。” 趙青松說:“我想了想,不放棄豬崽的話,只有兩個辦法。” 幾人的目光,唰地看向他。 趙青松說:“我算了下,每個人再拿個千八百出來,就能熬過去。” “千八百?”另外一位合伙人莫升不樂意了,“你說的倒是輕松,可你看現在誰還能拿個千八百出來?要我說,趁早散伙算了。搞不好還能少虧點兒。” 這幾個月走過來,大家吃大豬的分紅也賺了些。 趙青松聽到他隨意就要喊散伙,心里壓著火道:“老莫,散伙了,底下那些兄弟怎么辦?” 兩人說話火藥味特別濃。 屋里好一會兒沒人說話。 年長的鄭德陽吃過不少苦,他其實也不想放棄,這養豬場做起來收益是非常可觀的,只是今年氣候問題,豬容易生病。 要不然上個老板也不會轉出來。 鄭德陽打圓場道:“你倆別氣,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話不能好好說說?老趙啊,你說第二個辦法看看。” 趙青松抿了下唇:“賣一半的大豬,就能周轉過來。” 養豬場還有不少可以出欄的大豬,大豬每天能出十幾頭,但也就十幾頭,周圍的“自由市場”每天固定消化那么多。 現在上哪兒去找地方賣豬肉? 能同時吃下一大批豬肉的,那都是大單位,幾個人都沒有那種關系。 往遠一點,到其他地方“自由市場”,或許能賣些,但“自由市場”都是有一定的規則的,那邊有自己的豬肉來源。 突然過去占領份額,就是壞規矩。 必然會得罪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