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趙括吧-《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
第(1/3)頁
說一說歷史上的趙括吧。
提到趙括,普遍分為兩種觀點。
一種是認為趙括厲害的,一般都是說趙括第一次帶兵打仗,死傷五萬就能殺死秦軍一半左右的士卒,這戰損比簡直恐怖。
之后還能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在白起手中堅持46天,已經很厲害了。
第二種是認為趙括不行的,一般都是說他爹媽都認為他不行,你們比他們爹媽還了解他,以及在一比一點五的兵力下被打成了殲滅戰,沒什么好吹的,換頭豬都不可能團滅。
提及趙括,就不得不提長平之戰,長平之戰的具體細節沒人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些電視劇電影紀錄片公眾號文章等等全部都是推測,也就是猜的,本書更是純屬扯澹,想還原歷史真實面貌是不可能的。
所以具體細節就不提了,說一下作者個人的看法吧。
1、作者認為趙括不是第一次帶兵打仗,當然,沒有證據,純屬個人猜測。
史書上沒有趙括帶兵打仗的記載,但是根據趙奢的年紀推測,趙括當時的年紀應該在三十歲左右。
亂世之中,將門之子,三十歲沒打過仗。
說實話,可能性實在不大。
而且趙王也不可能把四十五萬大軍交給一個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的人,這種事沒有二十年腦血栓絕對干不出來,少一天都不行。(書中對趙王有抹黑的嫌疑,當然你們非要說趙王有二十年腦血栓,那作者也無話可說。)
另外一個,秦國更不可能去吹捧這樣一個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的人,趙括至少要有一些戰績才能讓秦國去吹捧,這個戰績可能不多,但肯定要有。
2、“斷糧”指的是斷糧道。趙括不是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堅持46天,而是在糧道被斷的情況堅持46天。
如果是完全沒有糧食,或者那種急行軍只有兩三天糧食的情況下,別說趙括,就是神來了,也不可能堅持46天。
像張巡那樣chi人都不行,因為張巡是兵chi民,弱者一方沒有反抗的能力,趙括全是兵,誰愿意自己被chi?
如果真的是兵chi兵,趙括還能控制住四十萬大軍,那趙括的本事可就直接突破天際了,換個時間點,至少武廟十哲起步。
而且如果真的沒糧,趙括也不可能待在原地等待援軍,最后沒糧的時候他都知道拼殺,一開始就沒糧他能不知道?
3、戰損比的問題,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趙括用五萬傷亡干掉了一半秦軍的說法。
這個說法主要來源于《史記·白起列傳》中“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和白起對秦王說的:“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所以很多人以此作為依據,說秦軍長平之戰損失過半,趙國除了投降的四十萬,戰死的只有五萬。
問題是,白起這話是什么時候說的,是長平之戰兩年后,秦國數次攻打邯鄲失敗,秦王請白起領兵攻打邯鄲的時候,白起說的。
所以這個“今”不可能是指單純的長平之戰,而是從長平之戰到白起說這句話的時候。
其中很有可能還有夸張的說法。
如果單純的指長平之戰就損失過半,秦國拿啥遠征趙國?
所以那些一比幾的戰損比是不成立的。
4、趙括爹媽對他的評價,經不起推敲。
史記的記載“……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這種夫妻兩個人討論兒子的話,是司馬遷能知道的?趙國私史都不可能記載吧。
如果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說的,那就更不能說明什么了,誰在外人面前不謙虛幾句?不罵幾句犬子?總不能把自己兒子夸上天吧。
再看看他母親最后說的“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做乎”,什么意思?
如果趙括有不稱職的地方,我能不受到連坐嗎?
這個連坐很顯然不是一般的連坐,否則趙母不可能特地說。
這里面要說一下,他母親就算認為趙括不該去,也只是認為會打輸,而不是四十萬人被活埋,否則就是抬個棺材躺王宮前面,都不可能讓趙括去。
但是我在書中也提到過,戰國時期打仗打輸了的將軍不要太多,那騎劫直接將燕昭王時期打下來的大半江山送了,一家被連坐了嗎?
這個可能是沒有記載。
那廉頗呢?
廉頗直接把接受兵權的樂乘趕跑了,這可是相當于造反啊。
趙王屁都沒放,甚至后來還想去把他喊回來,而廉頗本身也想回來。
如果一家老少被連坐了,廉頗還會想會趙國為趙王賣命?
后面李牧更是以謀反罪名被殺的,一家老小下去陪他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荃湾区|
衢州市|
松阳县|
唐河县|
南涧|
凌云县|
上犹县|
黔西|
兴和县|
象州县|
通榆县|
扶绥县|
江城|
中方县|
赤城县|
周口市|
玛多县|
汾阳市|
成都市|
台北市|
泽州县|
怀宁县|
顺昌县|
竹北市|
尚志市|
海南省|
万源市|
定州市|
盐山县|
交口县|
吴桥县|
阜城县|
汾西县|
天津市|
乌兰县|
云梦县|
佛冈县|
永靖县|
白河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