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章到家-《鋼鐵火藥和施法者溫特斯》


    第(3/3)頁

    “那廚房里的刀我也用過,裁紙刀我也用過,也沒傷過自己呀。”伊麗莎白口齒伶俐,思維迅捷,溫特斯從小就辯不贏她。

    “設計目的不一樣,這匕首真的很危險,你不會用真的很容易傷到自己。”能不危險嗎?溫特斯在心中算了下,這匕首光在自己手里就取了三條人命,更別說在它前任主人手中了,這房子里殺氣最大的可能就是把小玩意。

    “那你可以教我用啊。”

    溫特斯一時語塞,對自己的妹妹,他只有疼愛,他說不出“女孩子學這東西干嘛”這種話。

    他嘆了口氣,終于還是敗下陣來:“行吧,給你。不過這匕首現在沒鞘,等我做一把劍鞘再給你,行嗎?”

    “不就是刀鞘嗎?我去找塊皮子縫一個出來。”伊麗莎白歡呼雀躍,目的已經達成了。

    “那好,你做好了劍鞘,再來找我拿,好不好?”

    “哥你最好了!”伊麗莎白猛在老哥臉上親了一口,風風火火地跑去自己房間里縫劍鞘了。

    溫特斯搖了搖頭,他記憶中的妹妹還是拖著鼻涕和自己打架,動不動就嚎啕大哭的小屁孩,不知道什么時候變得這么……

    厲害?不太對。

    善解人意?也不太對。

    很擅長說服人?更不太對。

    反正就是不一樣了,真是女大十八變。

    一邊想著,他一邊倒空了挎包,一個白色絲綢小包裹掉了出來。溫特斯拿小包裹,想了好一會,才想起這也是那個女賊的東西。

    不過溫特斯現在很累,沒心情管里面裝的什么,于是他隨手把小包裹丟回了桌子,轉身把罩在床上的白布扯了下來,像失去了全身力氣一樣栽倒到了床上。

    閉上眼睛。

    睡覺。

    …

    …

    還不能睡!

    好奇心戰勝了睡意,他還是想知道這個小包裹里面是什么。

    溫特斯猛然起身,走到了書桌前,解開了白色綢布包裹。

    里面的東西露了出來,好像是一個小筆記本?

    筆記皮封面封底為黃色,摸起來的觸感像是某種皮革,可能是牛皮?

    側面有一個搭扣。

    溫特斯揭開搭扣,滿懷期待地打開了筆記本…

    …

    …

    什么??

    空白的?

    他翻來覆去地把這個筆記本翻了個遍,只在最后一頁左下角找了一個小小的字母l。

    l?

    l又是什么鬼?

    溫特斯自嘲地把筆記本扔回了書桌上,他心想:“岳準尉,你在期待什么呢?一份藏寶圖?一個驚天大秘密?某種不可描述的?那個女賊說不定連字都不認識。”

    他嘆了一口氣,又栽回了床上。

    他已經兩天沒有好好休息過了。

    精神放松下來后,疲倦找上了門。

    在這張熟悉的床上,他軀體上所有的疼痛都被撫平。

    困意向他襲來。

    他進入了夢鄉。

    ————我是筆記本里什么也沒寫的分割線————

    雖然在這個時代娶表妹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我保證本文不會有任何骨科內容。我希望能描寫出獨立、聰慧、自尊且值得尊敬的女性角色,但這本質上還是一部男人的故事,是關于鋼鐵、火藥和魔法的故事。

    (雖然直到現在我都居然還沒讓溫特斯“發現魔法的終極秘密”,orz,我保證,馬上。)

    伊麗莎白·塞爾維亞蒂是溫特斯·蒙塔涅的妹妹,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雖然是表親,但勝似一母同胞。他們只有家人之愛,絕不會有任何男女之間的情感。

    ————我是沒有骨科的分割線————

    以及,在沒有造紙術和印刷書之前書籍的價格貴的驚人,普通人幾乎沒有讀書的需求,書籍主要的消費者和抄寫者都是神職人員。而且早期的造紙術因為技術水平不過關,質量很差,教士們還是在羊皮紙上抄書,畢竟抄寫是門苦差事,肯定要在最好的紙上寫。

    根據standardsoflivgieriddleages,chrisherdyer,ca

    idgeuyress,1989這篇論文

    1397年的英格蘭,牛津大學購入126本平均77頁的書花費113鎊,這里的鎊指的是一磅純度925的白銀。平均一本書的價格約為0830磅白銀,磅代表的質量一直以來變化不大,粗取今天的磅定義來換算,376482克白銀。

    以當前的銀價換算,一本書接近1500元人民幣。

    但如果考慮到當時貴金屬的購買力,這就是一筆巨款。

    因為十四世紀英國貴金屬外流導致貨幣短缺,貴金屬購買力膨脹;

    同時今天的銀價低廉,是因為大量開采導致白銀幾近成為一種工業原料,失去了貨幣屬性。

    哪怕活字印刷術被歐洲引入,書籍的價格仍然居高不下,因為受眾實在太少。就像我之前說的,十五世紀十六世紀好多劍術大師為了印劍譜搞得自己傾家蕩產,甚至為了印書去貪污最后被吊死

    所以早期活字印刷術主要是拿來印宗教書籍,因為只有這種書受眾廣泛,不愁賣,可以把成本攤薄。宗教改革時期新教徒更是狂印宣傳小冊子和本國語言版本經書。

    另外,賽利卡大規模使用雕版印刷技術,成功把書籍價格壓低,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可能就是因為有了一項勉強夠用的技術,導致改良意愿反而不強,道光十年李瑤在杭州印《南疆絳史刊本》,因為使用了活字印刷技術,居然比雕版印刷出的書籍價格還貴。雕版印刷技術壓制了活字印刷技術的發展,不禁使人嘆息。

    ——我是塞翁失馬的分割線——

    感謝社會正義老王和書友20181013204343295的推薦票

    謝謝啦,鞠躬感謝,如果說這個故事純粹是給自己寫那肯定是假話,感謝認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