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出門之時,王承恩已經從宮里調來馬車。 但是崇禎并沒有坐車,而是尋了兩個太監在馬車上面坐著,他自己則和朱慈炯戴上帶有面甲的鳳翅盔,公然混跡在隨行的夷丁中間。 崇禎腦子里的安全弦,始終都是緊繃著的。 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因為他現在做的事已經觸碰到了太多人的根本利益,所以現在想要致他于死地的大有人在。 建奴肯定巴不得他早死。 宗室藩王肯定也恨他恨得咬牙切齒。 黔國公、魏國公、保國公這些勛臣也不用多說。 便是那些道學先生現在估計也是恨他入骨,因為他崇禎要改革儒家禮儀,還要禁止民間纏足,這就觸碰了這些道學先生的逆鱗。 道學先生的頑固,絕對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對于個人安保工作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一行人來到東宮,太子朱慈烺竟然不在家。 崇禎為了避嫌沒有進入太子妃寢宮,而是讓太子妃將皇長孫抱到了大廳。 兩個月的小嬰兒小臉已經開始長開,一對烏溜溜的大眼睛緊緊盯著崇禎,崇禎居然也體會到了一等血脈親情,應該是這具軀殼的記憶。 朱慈炯也湊過來笑著說:“長得跟大哥可真像。” 崇禎便笑著說道:“炯兒,等轉了年你也十七歲了。” “父皇,兒臣可不想這么快就娶親。”朱慈炯忙道,“兒臣要學霍去病,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兒臣也要等剿滅了建奴再娶親。” “行,那就隨你。”崇禎絲毫沒有勉強兒子的意思。 父子倆正逗弄朱和埅之時,朱慈烺終于從外面快步進來。 “兒臣迎駕來遲,還望父皇恕罪。”朱慈烺進來就跪在地上向崇禎請罪。 “起來吧。”崇禎將朱和埅交到朱慈炯手上,坐下問道,“你這是剛從外地回京?” “是,兒臣去了趟松江府。”朱慈烺站起身解釋說,“松江府發生了糧荒,百姓不滿糧鋪一再漲價,聚眾鬧事還打砸搶。” “兒臣擔心松江府的局面會失控。” “因而跟著金鉉一并去了松江府。” “松江府居然發生了糧荒?”崇禎瞬間嗅出了異常。 “松江府怎可能發生糧荒?”朱慈炯愕然說道,“這里邊怕是有名堂吧?” “三弟一語中的。”朱慈烺點頭道,“兒臣這次去松江府特地了解了一下,發現棉田種植在一百六十萬畝左右,約占松江府農田總數的三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