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換言之,松江府仍有三百萬畝左右農田種的稻谷。” “今年年景尚可,按每畝兩石計算,可收稻谷六百萬石。” “六百萬石稻谷,足以養活松江一府兩百萬口,斷不至于爆發糧荒。” 說此一頓,又道:“所以此事斷然是人為導致,有人在惡意囤積糧食!” 朱慈炯黑著臉道:“父皇,搞不好就是那些宗室藩王勛臣還有縉紳在搞事。” “炯兒,自信點,肯定就是這些人在攪風攪雨。”崇禎目光冷下來,說道,“估計他們是覺得機會已經出現了,所以就都按捺不住跳出來了。” “父皇,說起這,最近京中的輿論是有些不對。”朱慈烺忿然說道,“那些御史言官都跟瘋了似的上奏本罵你,因為這個兒臣都已經跟他們吵了多次,有一次還動了手,兒臣把李輝萼的腦門都給打破了。” “大哥,打得好。”朱慈炯擊節贊道,“這狗東西就該打。” “胡鬧。”崇禎卻訓斥道,“你是太子,國之儲君,怎么可以去跟文官打架。” “父皇,你不知道李輝萼這廝有多過分。”朱慈烺道,“看了他的那些狂悖之語,兒臣要是還能忍得住,那就枉為人子。” “無非就是八條罪狀么,沒什么大不了。”崇禎哂然說道,“他還不如左光先呢。” “父皇,你已經看過李輝萼的奏疏了嗎?”朱慈烺愣了下,隨即又說道,“父皇,李輝萼其實是在借題發揮,他們真正不滿的乃是勤王士子的權柄以及國子監試對于朝廷掄才大典的巨大影響,這才是他們這些文官最不滿的,路閣老對于此事也是頗有微辭,不過張閣老卻是頗為支持。” “知道,父皇都知道的。”崇禎欣然頷首。 很顯然,朱慈烺已經真正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雖然這一年來時刻被文官包圍,但是他并沒有被文官誤導。 朱慈烺甚至懂得了隱忍,學會了韜光養晦,比如文官集團要求他從康家別院搬回東宮居住,他就沒跟文官集團硬剛,而是選擇了妥協。 朱慈烺還要繼續再說時,卻被崇禎所制止。 “好了,烺兒你別說了。”崇禎一擺手說,“我們回國子監。” 在南京,也只有國子監才是帝黨的基本盤,也只有在國子監才不用擔心被人監聽,要不然你永遠不知道隔墻會不會有一只文官的耳朵。 當下父子三人在王承恩、高起潛以及胡國柱等人的簇擁下來到國子監。 這時候,內務府主事馬鳴騄以及所有在南京的都給事中都已經聚集到了國子監中,正在彝倫堂內等著崇禎召見他們。 馬鳴騄終于把副字給去掉。 現在已經是正兒八經的內務府主事。 看到崇禎父子三人走進來,馬鳴騄等人紛紛起身。 “行了。”然后還沒等馬鳴騄等人下拜,就被崇禎給制止,然后說道,“你們都知道朕對那些繁文褥節有多討厭,就不要再整那些跪拜惡習了。” 馬鳴騄便笑著說道:“圣上,臣等只是想作揖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