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83章 發兵云南-《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1/3)頁

    “好,有膽量。”

    崇禎開始有些欣賞這兩個年輕商人,又道:“現在報個價吧,需要多少銀子?或者折算成糧食等物資也行。”

    汪平山又問道:“敢問圣上,這60萬石軍糧是全部從武昌倉庫起運,還是可以從沿途購糧再轉運至普安州?”

    “這個隨你們。”崇禎說道,“你們若是覺得沿途能買到足夠的糧食,那就買糧,若是沿途買不到太多糧食,那么從武昌起運也可以,反正武昌的糧食是足夠的。”

    左良玉盤踞在武昌時,就囤了不少糧食,新軍開來武昌之時又帶過來不少軍糧。

    到現在囤積在武昌官倉里的糧食已經超過了100萬石,調60萬石前往普安州用于平定沙定洲之亂完全沒有問題。

    汪平山道:“圣上,能否容草民等先行核算?”

    “沒問題。”崇禎說道,“你們就在這里核算。”

    汪平山和胡仁之便解下背囊,從中各取出一架精致的小算盤。

    兩人當著崇禎的面噼里啪啦的撥算了許久,又互相低語幾句。

    最后由汪平山說道:“圣上,總計需要240萬兩紋銀,或者交付相應價值的糧食、棉布或者絲綢也行。”

    “什么?”朱慈炯勃然大怒。

    “轉運60萬石糧食,你們就敢要240萬兩紋銀?!”

    “定王殿下容稟。”汪平山鎮定的道,“在三個月內將60萬石糧食運到普安,240萬紋銀的耗費已經很低了,已經低到不能再低。”

    “簡直就是笑話。”朱慈炯冷笑一聲說,“60萬石糧食不過價值60萬兩紋銀,你們卻開口要240萬兩,這豈不是說把60萬石糧食全部白送給你們還不夠,朝廷還要倒找給你們倆180萬石糧食,天底下哪兒有這等荒誕之事。”

    汪平山道:“定王,賬不是像你這么算的。”

    胡仁之道:“一石糧食在武昌固然只賣一兩紋銀,但若是水路旱路千里迢迢的轉運到了普安,那就不再是一石一兩的價,至少得五兩。”

    “一石五兩?”朱慈炯怒道,“普安百姓瘋了嗎,會買這么貴的糧食?”

    汪平山說道:“所以從武昌往普安販糧無利可圖,只可販茶、販酒、販棉布或者絲綢等貨物才有利可圖。”

    朱慈炯不再說話了。

    通過這件事,他對轉運糧食到邊境已經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

    崇禎笑了笑,這才對汪平山兩人說道:“說定了,240萬兩紋銀的總價,三個月之內將60萬石軍糧轉運至普安!但是朕有話在先,若是三個月之內你們無法將60萬石軍糧轉運到普安,朕絕不會輕饒你們。”

    “草民等領旨。”汪平山和胡仁之肅然應道,“若三個月內不能將60萬石軍糧轉運至普安州,草民等甘愿領軍法。”

    崇禎輕輕頷首,又問道:“可還有其他要求?”

    “有。”汪平山猶豫了下,又問道,“圣上,能否先預支一部分費用?”

    “草民等打算將這60萬石軍糧分成兩部分,其中30萬石從武昌起運,另外30萬石則從沿途州縣的糧商手中購買。”

    “只是這么大宗的買賣,糧價肯定會上漲。”

    “即便是按市價翻一倍,30萬石糧食也需要60萬兩紋銀。”

    稍稍一頓,汪平山又道:“再加上沿途雇用糧船、纖夫以及騾馬挑夫的費用,少說也得上百萬兩之巨,草民等實在是墊不了這么多。”

    “預支沒問題。”崇禎說完又對高起潛說,“高伴伴,從亂軍手中繳獲的絲綢、棉布以及古玩字畫等財物不是還在倉庫?你去清點一下,從其中拿出價值80萬兩的貨物,再從皇家銀號的戶頭上調40萬兩現銀交付給汪翁和胡甕。”

    “老奴領旨。”高起潛領了旨意又對胡仁之和汪平山說,“兩位請隨咱家來吧。”

    臨出行轅前,胡仁之卻忽又回頭問崇禎道:“圣上,草民還有個問題,去往云南昆明的這一路上,是跟著大軍一起嗎?”

    “那是當然。”崇禎不假思索的道。

    “要不然朕可不放心把糧食交給你們轉運。”

    “如此草民等再沒有問題。”胡仁之兩人跟著高起潛離開。

    朱慈炯卻輕嘆了一聲說道:“父皇,兒臣現在才知道打仗是真費銀子,為了將60萬石軍糧轉運到昆明,居然要耗費掉240萬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册亨县| 九龙城区| 东城区| 张北县| 汉沽区| 偏关县| 大英县| 万宁市| 绥中县| 渭南市| 梁山县| 铜梁县| 绥棱县| 博罗县| 三原县| 大庆市| 金阳县| 闻喜县| 台前县| 剑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稷山县| 抚远县| 商丘市| 贵阳市| 南充市| 儋州市| 盈江县| 若尔盖县| 晋城| 永靖县| 静宁县| 扶余县| 读书| 高雄县| 白玉县| 铁岭县| 麦盖提县| 三穗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