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83章 發兵云南-《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2/3)頁

    “這點耗費算個什么。”崇禎擺擺手說,“往草原或者從陸路往遼東轉運軍糧,那才真的叫做耗費巨大,隋唐年間,征討高句麗之時,一石軍糧轉運到遼東竟然只剩一升!為保障三十萬隋軍作戰,隋煬帝竟征調了三百萬民夫!”

    稍稍一頓,又道:“最后愣是把強大的大隋給活活拖垮掉。”

    朱慈炯咋舌不已的道:“一石軍糧轉運到遼東竟只剩一升?這損耗也太高了。”

    崇禎說道:“本朝往遼東轉運軍糧也是這般,只是后來開辟了登州海運之后,損耗才終于得以降下來,這次往昆明轉運軍糧主要也是走水路,要是從始至終一直走陸路,三千多里的陸路走下來,少說也得消耗掉十倍以上的軍糧才行!”

    朱慈炯道:“也就是說,至少得準備600萬石軍糧。”

    “是的。”崇禎肅然道,“如果讓沿途官府來轉運,至少得準備600萬石軍糧,最終才能有60萬石軍糧轉運到昆明。”

    “父皇,這么說還節省了一半?”

    朱慈炯聞言有些錯愕,這個屬實沒有想到。

    崇禎道:“若不是這樣,父皇又何必找汪平山二人?”

    找商人,一是為了省錢,二是為了提高效率,讓沿途官府轉運軍糧那是找死,到時候會被沿途官府的低效以及漂沒給玩死。

    ……

    回頭再說胡仁之及汪平山二人。

    接了這單大生意之后,兩人便立刻分頭忙碌了起來。

    “胡兄,為了搶時間,我們必須分頭行動。”汪平山說道,“武昌這邊的轉運就全部拜托你了,我先帶著商號的伙計去湖南及桂北購糧。”

    “除了從湖南以及桂北購糧外,還需要盡量多募集腳夫。”

    “這次要轉運的軍糧數額太大,時間又緊,所以至少得要二十萬腳夫才夠!”

    “然而銅鼓衛那地方地狹人稀,所以我還得去鄰近的黎平、靖州等地找人,我估計等你們到銅鼓時,我也差不多也能找齊足夠的腳夫。”

    “好的,武昌這邊就交給我吧。”胡仁之道,“汪兄你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哪,貴州那地方可是亂得很,千萬不要出什么岔子。”

    “沒事。”汪平山道,“只要不遇到土司造反這樣的倒霉事,只憑普通毛賊,恐怕還奈何不了我們汪家的家丁伙計,何況貴州銅鼓衛我也不是第一次去,多少有點門路,總之胡兄你就只管處理好武昌的事情。”

    胡仁之將汪平山送出了歙州會館,又將商號的十幾個掌柜、五十多個伙計還有一百多個家丁全部都召集到了一起。

    這次來武漢,胡家也是傾巢出動。

    不得不說,商人的眼光就是毒辣。

    胡家和汪家都看出來,這是個機會。

    能不能成為頂級商賈,就看這一票了。

    碰完頭之后,胡家商號的掌柜、伙計和家丁便分頭離開,找船只的找船只,找纖夫的找纖夫,還有掌柜帶著伙計提前去前路打點,總之一百多個掌柜伙計還有家丁就像一部機器的零件,瞬間高速運轉起來。

    通過糧商來轉運軍糧,之所更加高效,原因就在于這里。

    因為官府辦事缺乏主觀能動性,上司讓找船,下僚就只會做到找船這一步,而絕不會主動把價格先談妥,更不會先定下來。

    而糧商做事,就會以效率當先。

    因為效率意味著時間,更意味著利潤。

    ……

    崇禎十九年六月初一,崇禎離開武昌。

    跟著崇禎一道離開的,還有五千新軍、三千騎兵、八百夷丁以及五千女兵。

    在崇禎離開武昌之前,湘鄂西的十萬多土兵就已經提前開拔,走的是陸路,但是是沿著長江的南岸行軍。

    大軍的前鋒則是徐應偉、閻應元率領的九千新軍。

    九千新軍是最早開拔的,五月廿五便從武昌開拔,當六月初一崇禎動身時,徐應偉他們已經走到了巴陵。

    早在崇禎離開武昌之前,就已經給兩廣總督丁魁楚下了詔令,命令丁魁楚從廣西征調十萬狼兵入滇助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横峰县| 巴彦县| 布尔津县| 乌什县| 宣城市| 凤翔县| 枞阳县| 卢氏县| 景泰县| 南阳市| 蒙自县| 勃利县| 宁明县| 泽州县| 北辰区| 莱芜市| 阳西县| 宁强县| 洛浦县| 紫金县| 隆回县| 郴州市| 阜南县| 屯昌县| 临安市| 齐齐哈尔市| 来凤县| 珠海市| 延津县| 象山县| 共和县| 云阳县| 阳新县| 临泉县| 连江县| 弥渡县| 调兵山市| 广宗县| 罗甸县| 南昌市|